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009414)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翁建平姚斌柳学董婷婷陈雄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临床特点分析及RET基因突变研究
- 2008年
- 目的检测互不相关的3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以探寻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同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个MEN2A家系,共有8例MEN2A患者,3个家系有28位同意进行基因检测,提取28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发现新的突变点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家系1RET原癌基因存在外显子11的C634R突变,家系2为C634Y突变,家系3的4例MEN2A患者均存在D631密码子(GAC)的杂合缺失,碱基序列由TGC∧GACGAGCTG变为TGCGAGCTG,导致代表天冬氨酸的D631的缺失,即del D631。8例MEN2A患者中7例有MTC(87.5%),8例有PCC(100%),未发现有HPT的发生,其中6例(75%)患者是以PCC起病,而且PCC中7例(87.5%)为双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国大陆MEN2A家系存在C634Y突变,也有exon11的D631杂合缺失突变,其中RE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D631缺失突变(delD631)是首例报道。D631 del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较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先于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
- 姚斌柳学董婷婷陈雄徐芸翁建平
- 关键词:RET原癌基因缺失突变
- DelD63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RET原癌基因的一个新突变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检测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 型(MEN2A)家系中 RET 原癌基因突变情况,以探寻该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一个 MEN2A 家系,包括先证者两代人共22位成员的大家系。提取该家系22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 DNA,扩增先证者 RET 原癌基因的外显子10、11,进而对纯化后的 PCR 产物直接测序,并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判定变异的位点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测得突变所在的外显子后,将其余几例患者及其亲属相应外显子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4例MEN2A 患者均存在 D631密码子(GAC)的杂合缺失,碱基序列由 TGC^GACGAGCTG 变为TGCGAGCTG,导致代表天冬氨酸的 D631的缺失,即 delD631;4例患者中Ⅱ6的一级亲属(Ⅲ10)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克隆测序发现的突变点与 Cariff 医学遗传学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收录的 MEN2A相关的 RET 原癌基因突变比较,确定为新突变点。结论本研究 MEN2A 家系存在外显子11的D631杂合缺失突变,是国内外报道的首个 RET 原癌基因 D631缺失突变。临床表现特点:相对于半胱氨酸位点突变,其发病年龄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早于甲状腺髓样癌发生。
- 姚斌柳学董婷婷陈雄黄知敏翁建平
- 关键词:点突变RET原癌基因
- 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家系RET原癌基因突变的分子筛查及五肽胃泌素激发试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检测两个2A 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2A)家系中 RET 原癌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两个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及了解五肽胃泌素激发试验在 MEN2A 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提取两个 MEN2A 家系共6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 DNA,对 RET 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 PCR,PCR 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4例患者测定血降钙素并行五肽胃泌素激发试验。结果两个家系中各有2例患者分别携带 RET 原癌基因外显子11的 C634R 突变和 C634Y 突变。初诊及复发的 MEN2A 患者血清降钙素明显升高(400.5~13 510.7 ng/L,正常值16.6~132.8 ng/L),五肽胃泌素激发后升高更显著(494.1~33901.9 ng/L)。结论本研究中临床诊断为 MEN2A 的家系存在 RET 原癌基因外显子11的 C634位点突变。血降钙素水平及五肽胃泌素激发试验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随访。
- 姚斌柳学陈雄董婷婷梁华翁建平
- 关键词:原癌基因点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