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2095)

作品数:2 被引量:40H指数:2
相关作者:胡虎马晓琼盛宏强来茂德朱林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粘附
  • 1篇整合素
  • 1篇整合素类
  • 1篇质谱
  • 1篇三聚氰胺
  • 1篇三聚氰酸
  • 1篇色谱
  • 1篇糖蛋白
  • 1篇糖蛋白类
  • 1篇通路
  • 1篇同系物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胡虎
  • 1篇来茂德
  • 1篇来翀
  • 1篇朱林静
  • 1篇盛宏强
  • 1篇马晓琼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08年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为惰性代谢,大部分以原型从尿液排出,大剂量应用时主要对肾脏产生毒性,产生结石,急性肾衰和结石相关的膀胱肿瘤,但同时可能对心脏等肾脏以外的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它们的毒性具有对动物物种的选择性,相对于小鼠、猫和大鼠的肾脏毒性反应更大,而且在雄性动物更加明显。在检测上,HPLC/MS/MS正在成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尽管对这一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特性已有一定的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何肾脏成为结晶产生的主要器官,对肾脏以外器官/系统的作用如何,体内同时存在的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可能的累加和协同作用机制等等,亟待进一步从生理、病理、生化实验方面作出解答,为未来生物毒理研究和研制出解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胡虎盛宏强马晓琼来茂德
关键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毒理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TM4SF与整合素共同调节肿瘤转移被引量:2
2009年
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TM4SF(跨膜四超蛋白家族)与整合素结合形成跨膜复合体,通过调节细胞的黏附和移动,对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对近年来关于TM4SF的结构、与整合素结合的形式和特点,以及与肿瘤转移的有关机制进行了综述。
朱林静来翀胡虎
关键词:肿瘤转移膜糖蛋白类整合素类细胞粘附信号转导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