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620304)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宋协法彭磊刘鹏葛长字曹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氮去除
  • 1篇循环水养殖
  • 1篇循环水养殖系...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系统
  • 1篇幼鱼
  • 1篇生活习性
  • 1篇生物滤池
  • 1篇生物滤料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养殖系统
  • 1篇水温
  • 1篇体重
  • 1篇曝气
  • 1篇曝气生物滤池
  • 1篇去除率
  • 1篇人工育苗
  • 1篇人工育苗试验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3篇宋协法
  • 2篇彭磊
  • 1篇黄志涛
  • 1篇曹涵
  • 1篇单乐州
  • 1篇葛长字
  • 1篇邵鑫斌
  • 1篇刘鹏

传媒

  • 2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河北渔业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度、体重和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在鱼体重相对恒定时,用流水法测定了温度、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的影响;在温度相对恒定时,用静水法测定了体重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重2.0 g的幼鱼,耗氧率随水温升高而上升;10℃时,耗氧率最低,在26℃达到最高;在18℃以上,温度再升高,大菱鲆幼鱼将分配更多的能量用于呼吸代谢。体重2.0 g的大菱鲆幼鱼氨氮排泄率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在10℃时氨氮排泄率最低,26℃达到最高;大菱鲆幼鱼的氨氮排泄比较稳定,但在较高温度水平时大菱鲆幼鱼蛋白质代谢的强度增加。
刘鹏宋协法葛长字
关键词:大菱鲆水温体重昼夜节律耗氧率
一种新型滤料在循环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实验研究了填充新型无剩余污泥悬浮型生物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养殖废水的挂膜情况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及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较高的模拟养殖污水用活性污泥挂膜,大约1个月就能使生物滤池启动。当模拟养殖污水氨氮起始浓度在2 mg/L左右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6 h循环6 d能使氨氮浓度降到0.03 mg/L左右,亚硝酸氮有短期积累问题,但最终都能被降到0.05 mg/L以下。水力停留时间影响氨氮的去除时间,从而影响亚硝酸氮的积累。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有机物(CODMn)去除影响不大,且该种滤料对有机物(CODMn)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在28%左右。
宋协法曹涵彭磊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
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试验被引量:1
2007年
对花尾胡椒鲷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幼体培育饵料系列采用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海水桡足类或淡水枝角类,历时34 d,育苗成活率30%;探讨了鱼苗的生长、生活习性和饵料系列。
单乐州邵鑫斌
关键词: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饵料系列生活习性
封闭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三种生物滤池除氨氮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1
2007年
分析了封闭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生物滤池所采用的软性滤料、弹性滤料、半软性滤料3种生物滤料的特点,对填装这3种滤料的生物滤池处理养殖污水中氨氮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样的水力停留时间下,加入同体积滤料的3个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不同,3个生物滤池的氨氮去除率均随着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每个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为80 min时的氨氮去除率最高。在该系统中综合考虑水力停留时间及滤料的不同,弹性滤料滤池在水力停留时间为80 min时去除氨氮的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达到53.2%。
宋协法黄志涛彭磊
关键词:生物滤料水力停留时间氨氮去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