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163)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雪胡琦崔浩徐锦堂欧阳珊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腔
  • 2篇腔注射
  • 2篇注射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化生
  • 2篇玻璃体
  • 2篇玻璃体腔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 2篇EAU
  • 1篇烧伤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炎
  • 1篇酸烧伤
  • 1篇葡萄膜
  • 1篇葡萄膜视网膜...
  • 1篇热烧伤
  • 1篇网膜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李雪
  • 2篇胡琦
  • 1篇李钟睿
  • 1篇徐锦堂
  • 1篇宫剑英
  • 1篇崔浩
  • 1篇郑轶
  • 1篇欧阳珊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GF-β_2玻璃体腔注射对EAU大鼠Foxp3表达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EAU时Lewis大鼠视网膜和葡萄膜Foxp3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EAU时转录因子Foxp3的变化及TGF-β2对其的诱导调控作用,为研究葡萄膜炎的病变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探索新方向。方法:将IRBPR16多肽注入Lewis大鼠左后足底部制备EAU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Lewis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未治疗组和EAUTGF-β2治疗组。TGF-β2治疗组于EAU动物模型制备后第1,4,7,10,13,16,19d给予TGF-β210μL(浓度为5mg/L)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分别于IRBP免疫后7,10,14,21d处死Lewis大鼠,刮取视网膜和葡萄膜,利用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随着EAU病程的进展,Foxp3的表达逐渐增加,但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各时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EAU病程的进展,TGF-β2治疗组7dFoxp3的表达增加,同正常对照组和未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GF-β2治疗组10,14,21d Foxp3的表达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同TGF-β2未治疗组相比Foxp3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探讨Foxp3在EAU疾病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Foxp3在EAU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了TGF-β2在EAU病程中对Foxp3的表达调控,发现TGF-β2能够增加Foxp3的表达,从而调控Treg细胞,启动免疫抑制功能,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开辟新方向。
李雪胡琦
关键词:EAU转化生长因子-Β2FOXP3
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后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 mRNA的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利用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烧伤后角膜局部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的mRNA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中的变化,以进一步完善角膜烧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模型。提取大鼠烧伤后3d和2周角膜RNA,反转录扩增ICAM-1、VCAM-1、CD44及E-selectin,根据DNA条带的光密度值确定DNA含量。观察烧伤后3d和2周以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角膜烧伤后3d,与正常对照组(1.658±0.722)相比,3个烧伤组ICAM-1mR-NA表达量增加(5.699±0.934、3.182±0.830、3.403±0.9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3个烧伤组ICAM-1mRNA较3d时明显减少,其中碱烧伤组伤后3d和2周ICAM-1mRNA的表达量均较酸和热烧伤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同正常对照组(2.172±0.368)相比,烧伤后2周时,碱烧伤组VCAM-1mRNA表达量(8.591±1.021)增多,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酸和热烧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正常对照组(1.402±0.439)相比,伤后3d时3个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2周时碱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5.587±0.753)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酸和热烧伤组CD44mRNA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时角膜各烧伤组E-selectin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周时各烧伤组E-selectin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个烧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角膜烧伤的急性期,ICAM-1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表达增加。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烧伤特别是角膜碱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最初黏附过程的黏附分子,E-selectin在角膜烧伤的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雪徐锦堂崔浩胡琦
关键词:酸烧伤热烧伤ICAM-1VCAM-1CD44E-SELECTIN
TGF-β_2玻璃体腔注射对EAU大鼠视网膜IL-2和IL-10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为研究对象,探讨TGF-β2玻璃体腔注射对EAU大鼠IL-2和IL-10合成、表达的影响及对EAU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EAU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Lewis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未治疗组和EAU TGF-β2治疗组。治疗组于第1,4,7,101,3,16,19天给予TGF-β2 10μL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分别于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免疫后7,10,14,21天采用SABC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局部IL-2和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Lew-is大鼠EAU 7天时色素上皮层等IL-2表达呈中度阳性I,L-10表达呈轻度阳性;10天时色素上皮层等IL-2表达呈强阳性I,L-10表达呈中度阳性;14天和21天组视网膜各层细胞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IL-2表达减弱I,L-10表达呈中度阳性。TGF-β2治疗组EAU 10天时色素上皮层等IL-2表达减弱呈中度阳性,而IL-10表达成强阳性;EAU 14天时色素上皮层等IL-2表达呈中度阳性,而IL-10表达仍呈强阳性;EAU 21天时色素上皮层等IL-2表达呈轻度阳性,内核层部分细胞IL-10表达呈强阳性。结论在EAU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Th1细胞功能亢进与Th2细胞功能减弱,TGF-β2玻璃体腔注射能够减轻EAU的炎症反应程度,抑制IL-2的合成与表达,增强IL-10的合成与表达,调整EAU Th1与Th2的平衡与功能状态。
李雪宫剑英李钟睿郑轶欧阳珊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转化生长因子-Β2IL-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