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3FZ007)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博魏永刚王华周世伟王宇鲲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 干燥过程中硅镁镍矿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变特征被引量:11
- 2013年
- 针对硅镁镍矿含水量大的特点,进行硅镁镍矿高温干燥实验和低温干燥实验,绘制干燥特征曲线,研究硅镁镍矿的干燥机制及相变特征。结果表明:硅镁镍矿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分为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硅镁镍矿的低温干燥过程可分为升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阶段,硅镁镍矿湿基含水量降到平衡水分时,干燥过程结束,干燥过程的活化能为1.7 kJ/mol;硅镁镍矿高温干燥实验的最佳干燥时间为30 min,高温干燥后硅镁镍矿变成了不定型硅酸镁;当温度达到750℃时,硅镁镍矿重新结晶形成(Mg,Fe)SiO4和Fe2O3。
- 李博魏永刚王华
- 关键词:相变特征
- 氮气气氛中镁质氧化镍矿不同温度下焙烧后矿相转变被引量:2
- 2016年
- 所用氧化镍矿原矿含Ni 1.09%,Fe 9.12%,MgO 29.08%,属于典型的镁质氧化镍矿。原矿主要物相为蛇纹石(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和铁矿物,不同粒径的铁矿物嵌布在蛇纹石中。镍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蛇纹石或铁矿物中的镁和铁,从该矿中经济地提取镍十分困难,为了有效利用这种氧化镍矿,本文借助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对N2氛围中镁质氧化镍矿在不同温度下(400-1300℃)焙烧后的样品的矿相转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经400℃焙烧后,矿相无明显变化。610℃焙烧后,发生脱羟基作用,蛇纹石(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转变为非晶态物质,样品中出现许多裂缝。800℃焙烧后非晶态物质重新结晶生成新的镁硅酸盐(镁橄榄石和顽辉石),比表面积明显减少。当焙烧温度上升到1300℃时,铁大量进入硅酸盐中,生成铁辉石。
- 李谦李博魏永刚周世伟王华
- 关键词:焙烧
- 高镁贫镍红土矿煤基还原制备镍铁合金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含Ni 0.82%、含MgO 31.49%的高镁贫镍红土矿为原料,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熔炼方法制备镍含量高于7%的镍铁合金,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原矿主要由蛇纹石、石英和氧化镁组成,81.49%的镍元素取代镁或以吸附态分布于蛇纹石中.温度高于1500℃熔炼过程才能顺利进行.通过L9(3^3)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熔炼温度1600℃,配碳比C/O=2.0,焙烧时间45 min.该条件下制备出了镍品位7.19%、镍铁含量84.23%的球状镍铁合金,Ni回收率为82%.
- 王宇鲲魏永刚李博周世伟丁志广
- 关键词:镍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