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302-004)

作品数:5 被引量:153H指数:4
相关作者:司天梅栗克清苏允爱于欣黄继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2篇兴奋激越
  • 2篇哌啶
  • 2篇哌啶醇
  • 2篇喹硫平
  • 2篇精神分裂症急...
  • 2篇激越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氟哌啶
  • 2篇氟哌啶醇
  • 2篇氟哌啶醇治疗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性别差异分析
  • 1篇致残
  • 1篇致残性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齐拉西酮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山东省精神卫...
  • 2篇北京回龙观医...
  • 2篇河北省第六人...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精神卫...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 1篇吉林省脑科医...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4篇司天梅
  • 3篇苏允爱
  • 3篇栗克清
  • 2篇梁英
  • 2篇于欣
  • 2篇唐茂芹
  • 2篇杨甫德
  • 2篇黄继忠
  • 1篇刘铁榜
  • 1篇梅其一
  • 1篇陈红辉
  • 1篇王高华
  • 1篇舒良
  • 1篇张克让
  • 1篇宁玉萍
  • 1篇党卫民
  • 1篇陶明
  • 1篇邓红
  • 1篇李涛
  • 1篇孙立忠

传媒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2
2015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影响到全球约1%的人群.自从一个多世纪前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疾病开始被描绘,揭示疾病病因病理和寻求有效治疗一直是精神科关注的热点问题.
司天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因病理疾病致残性
奥氮平换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被引量:56
2013年
目的观察不能耐受奥氮平治疗或经奥氮平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12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00例不能耐受奥氮平治疗或治疗无效、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作或非难治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可变剂量的齐拉西酮治疗12周。分别于基线和治疗第2、4、8、12周末进行疗效评估,包括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生活质量量表(SF-12)。分别于基线和治疗第4、8周末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AS)、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例患者完成实验。PANSS总分随观察时点变化有显著性降低(P<0.001),多项抑郁症状(CDSS评估)、临床总体印象(CGI评分)及社会功能(SF-12评估)随观察时点变化有显著改善(P<0.001)。有完整的不良反应记录共61例,常见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22例(36.07%),相对少见的不良反应10例(16.39%),包括激越2例(3.28%)、恶心1例(1.64%)、便秘1例(1.64%)、失眠1例(1.64%)、头晕1例(1.64%)、头痛1例(1.64%)、焦虑1例(1.64%)、口干1例(1.64%)、心动过速1例(1.64%)。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催乳素以及心电图QTc间期和心率随观察时点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能耐受奥氮平治疗或经奥氮平治疗无效的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较少,对代谢指标的影响小。
段艳平司天梅苏允爱党卫民邓红陈红辉刘铁榜陶明
关键词:齐拉西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对QTc间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对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8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40)和氟哌啶醇组(n=40),接受4周的喹硫平或氟哌啶醇治疗。基线和治疗第4周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和血清钾钠氯水平。结果:治疗4周末,氟哌啶醇组的QTc间期增加(22.5±42.7)ms,而喹硫平组则缩短(-5.0±35.6)ms,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剂量(≤10 mg)和高剂量(>10 mg)氟哌啶醇治疗对QTc间期影响不同,两者的QTc间期增加分别为(5.6±29.0)和(38.0±48.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治疗第4周末,氟哌啶醇组6例(15%)患者QTc间期在原基础上增加超过60 ms,其中1例男性患者QTc间期达到450 ms,喹硫平组患者未见恶性心律异常的QTc间期延长。结论:口服氟哌啶醇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QTc间期明显延长,口服喹硫平治疗未发现对QTc间期存在明显影响,可能更适合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中使用。
梁英苏允爱黄继忠唐茂芹栗克清杨甫德司天梅
关键词:喹硫平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激越QTC间期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5
2013年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80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40)和氟哌啶醇组(n=40),接受28天的喹硫平或氟哌啶醇治疗。入组时和治疗第1、3、7、10、14、28天进行临床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总体印象量表中的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估临床症状,并采用PANSS兴奋因子(PANSS-EC)的减分值以及起效时间(PANSS-EC减分率达20%的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Simpson-Angus类帕金森综合征量表(SAS)评定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每次临床评估时记录生命体征和服药情况,基线和治疗第28天进行体格检查及血、尿、血生化常规,血清催乳素,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第28天,喹硫平组剂量为(672.9±88.3)mg,氟哌啶醇组剂量为(11.5±3.2)mg。喹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PANSS-EC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治疗第1天两组均12.5%起效,治疗第7天起效率分别达到82.5%和75.0%。治疗第28天,两组PANSS、CGI-S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vs.87.5%)、SAS评分[(0.2±0.8)vs.(1.5±2.2)]和泌乳素水平[(375.0±388.2)μIU/mL vs.(1526.5±1300.6)μIU/mL]均低于氟哌啶醇组(均P<0.05)。喹硫平组的心电图QT间期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氟哌啶醇组则从(351.8±46.1)ms增加至(374.3±27.5)ms(P<0.05)。结论:喹硫平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起效快速、疗效充分,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梁英苏允爱黄继忠唐茂芹栗克清杨甫德司天梅于欣
关键词:喹硫平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激越
2012年我国十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2012年我国10省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模式与药物副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延续本课题组2002年和2006年的调查方法,于2012年7—8月连续收集10省市的45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人口学信息及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并对男女患者之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对处方模式和药物副反应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4239例,其中男2260例、女197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患者年龄较小(t=5.398)、起病较早(t=5.662)、参加工作的比例较高(χ2=31.597);存在更显著的阴性症状(χ2=10.814)和攻击行为(χ2=5.816);使用氯氮平比率较高[23.9%(472/1979)与28.5%(645/2260),χ2=11.955],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剂量较高(476 mg与514 mg,F=14.003),而合并抗抑郁药[7.9%(156/1979)与6.0%(136/2260),χ2=5.722]和苯二氮类药[23.9%(472/1979)与20.0%(451/2260),χ2=9.396]的比率较少;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频率较高[1.3%(25/1979)与2.1%(47/2260),χ2=4.212],而体重增加[11.0%(218/1979)与7.7%(173/2260),χ2=14.233]和催乳素水平升高[3.2%(63/1979)与1.7%(39/2260),χ2=9.548]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多使用氯氮平(OR=1.268,P=0.001),更少使用苯二氮类药(OR=0.841,P=0.025)和抗抑郁药(OR=0.78,P=0.045),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OR=1.879,P=0.014),较少出现体重增加(OR=0.669,P=0.001)和催乳素水平升高(OR=0.527,P=0.003)均与男性独立相关。结论性别是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模式和药物副反应的独立贡献因素之一;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应该对性别差异进行更多的关注。
苏允爱李茜舒良于欣宁玉萍王高华张克让李涛孙立忠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司天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处方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