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FZS004)
作品数:
1
被引量:12
H指数:1
相关作者:
谭刚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经济管理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经济管理
1篇
历史地理
主题
1篇
药材
1篇
战时
1篇
生丝
1篇
桐油
1篇
猪鬃
1篇
抗战
1篇
抗战时期
1篇
大后方
机构
1篇
西南大学
作者
1篇
谭刚
传媒
1篇
近代史研究
年份
1篇
2013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西南土产外销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迁(1937—1945)——以桐油、猪鬃、生丝和药材为中心
被引量:12
2013年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土产主要外销路线是通过长江航线运往上海出口,而广西和云南土产则主要是通过西江航线和滇越铁路分别运往广州和越南海防再出口香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沦陷,西南土产外销转为通过桂越公路、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运送出口,后被迫改为通过驼峰航线空运出口。随着战时西南地区土产外销路线的变迁,西南土产外销从战前的沿海口岸逐步向内陆口岸转移。战时西南土产外销路线的改变,削弱了沿海港口与西南腹地间的经济联系,导致大后方土产业发展方向从战前的外向型开始向内向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战前的出口拉动为主开始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
谭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