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BAD75B05)
-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青艳黄日波申乃坤陆雁秦燕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耐高温酵母生产高浓度乙醇被引量:29
- 2010年
- 利用耐高温酵母GXASY-10菌株对木薯粉同步糖化(SSF)法生产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首先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酒精高温高浓度发酵的重要参数,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酒精生产区域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筛选结果表明,影响酒精产量的重要参数是液化时间、糖化酶用量和初始木薯粉(底物)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为35min,糖化酶添加量为1.21AGU/g底物,底物浓度为37.62%。20L发酵罐在此条件下(发酵温度37℃,转速100r/min)经过48h发酵,酒精浓度可达16.07%(V/W)。优化条件与初始条件相比较,酒精浓度提高了33%。
- 申乃坤王青艳陆雁秦燕黄日波
- 关键词:燃料乙醇木薯同步糖化发酵PLACKETT-BURMAN设计BOX-BEHNKEN设计
- 木薯粉与甘蔗汁混合发酵生产高浓度乙醇被引量:12
- 2010年
- 对木薯粉和甘蔗汁混合原料进行高温高浓度乙醇发酵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先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发酵的重要参数,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即:木薯粉与甘蔗汁的比例为1∶5(W/V),发酵初始pH为4.0~4.5,尿素添加量为0.25%(W/W),硫酸镁添加量为0.04%(W/W)。最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梯度温度控制,可显著提高发酵效率。在技术集成的基础上,进行了2L发酵罐放大实验,经过48h发酵,发酵成熟醪乙醇浓度可达17.84%(V/V),发酵效率达91.82%。
- 申乃坤张红岩王青艳秦艳廖思明王成华黄日波
- 关键词:木薯粉甘蔗汁燃料乙醇PLACKETT-BURMAN设计混合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