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GS022-A52-083)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孙玉萍王万祯虎彦政吴磊柳明亮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门式
  • 4篇门式刚架
  • 4篇刚架
  • 3篇粘弹性阻尼
  • 3篇阻尼
  • 2篇粘弹性阻尼器
  • 2篇时程
  • 2篇时程分析
  • 2篇阻尼器
  • 2篇内力
  • 2篇减震
  • 2篇减震分析
  • 2篇半刚性
  • 2篇参数优化
  • 1篇吊车
  • 1篇吊车荷载
  • 1篇端板
  • 1篇端板连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用钢量

机构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孙玉萍
  • 3篇吴磊
  • 2篇虎彦政
  • 2篇王敏
  • 2篇王万祯
  • 2篇柳明亮
  • 1篇万婧娟
  • 1篇何晴光
  • 1篇冯东海
  • 1篇马洪伟

传媒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粘弹性阻尼参数对结构耗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粘弹性消能支撑已成为一种有明显耗能效果的结构形式之一,而其耗能效果的强弱是由粘弹性阻尼器的特性参数来控制的。文中以一个设置了消能偏心支撑的15层平面钢框架为例,使用ANSYS软件中的瞬态分析模块,通过APDL语言编制了非...
孙玉萍吴磊
关键词:时程分析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设置阻尼器后门式刚架的减震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运用有限元理论及商业软件ANSYS建立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空间模型,并考虑了大吨位的吊车荷载作用,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通过对原结构和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使结构的纵向位移显著减小,明显的改善了刚性系杆的受力性能,保护了主体结构的安全,大幅度减小了结构底部总剪力,并改善了门式刚架的纵向抗震性能,使门式刚架的吊车吨位限值由20 t提升到32 t.
孙玉萍王敏柳明亮吴磊
关键词:粘弹性阻尼器门式刚架吊车荷载刚性系杆
门式刚架空间模型的减震分析
针对吊车荷载作用下的门式刚架,运用有限元理论及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建立了空间非线性模型。对高烈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门式刚架纵向和横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经比较,门式刚架的横向抗震能力较强,而纵向抗震能力较弱,纵向抗震...
孙玉萍王敏柳明亮
关键词:门式刚架纵向抗震
文献传递
消能偏心支撑结构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粘弹性阻尼器的性能与特点以及消能支撑计算模型的分析,建立了粘弹性阻尼器参数优化的计算模型:以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储存剪切模量为设计变量;以各层最大层间位移的最大值的控制率和各层耗能梁段最大梁端弯矩的最大值的控制率为约束条件;在考虑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地震反应以及结构的经济效益的目标下,建立了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文中以设置粘弹性阻尼偏心支撑的五层平面钢框架为例,使用ANSYS软件中的优化设计模块,通过APDL语言编制优化设计程序,建立了参数优化模型,并对该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并对偏心支撑结构和消能偏心支撑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ANSYS软件中的优化设计方法稳定可行;消能偏心支撑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对顶层位移的最大减小量可达44.96%;耗能梁段梁端弯矩的最大耗能效果达到37.4%,这样可以延缓耗能梁段的屈服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孙玉萍吴磊何晴光万婧娟
关键词:参数优化时程分析
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门式刚架结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节点刚度、梁柱线刚度的变化对半刚性单跨门式刚架内力、位移、稳定和周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和供参考的计算表格。
孙玉萍虎彦政王万祯
关键词:端板连接半刚性门式刚架内力周期
门式刚架的参数优化及设计建议被引量:11
2005年
根据设计经验和规范的建议,本文选取了门式刚架的常用建筑尺寸和梁柱形状,在满足规范对门式刚架强度、刚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以单位面积用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影响刚架用钢量的主要离散参数(如结构形式、荷载、柱距、跨度、高度、坡度和梁柱构件等)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设计。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结构的最优布置及诸参数的建议取值,以供设计参考。
王万祯孙玉萍虎彦政
关键词:门式刚架优化设计用钢量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内力计算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比较适合结构分析的三参数力学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根据小变形叠加原理,推导了半刚接梁单元杆端弯矩的计算公式与总刚度方程。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半刚接钢框架的几何非线性和连接柔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实例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刚接框架与半刚接框架的内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靠,可供有关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孙玉萍马洪伟冯东海
关键词:半刚接钢框架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