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Y[2010]3064)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金道超杨洪王召陈文龙李帅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飞虱
  • 7篇白背飞虱
  • 4篇种群
  • 4篇氯虫苯甲酰胺
  • 4篇褐飞虱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3篇生命表
  • 3篇实验种群
  • 2篇亚致死
  • 2篇亚致死效应
  • 2篇致死效应
  • 2篇绿盲蝽
  • 2篇盲蝽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黑肩绿盲蝽
  • 1篇稻虱
  • 1篇灯下
  • 1篇毒力

机构

  • 12篇贵州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作者

  • 9篇金道超
  • 8篇杨洪
  • 5篇王召
  • 2篇薛文鹏
  • 2篇李帅
  • 2篇金剑雪
  • 2篇陈文龙
  • 1篇陈祥盛
  • 1篇李灿
  • 1篇李国勇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被引量:12
2017年
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对于延长新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缓解靶标生物的抗性、扩大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药效和环境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增效复配配方,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8种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16组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并对其中15组进一步利用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得到有增效作用的5组配比,分别为烯啶虫胺与毒死蜱按1∶30配比以及吡虫啉与异丙威分别按7∶40、7∶200、7∶400和7∶1 000配比;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2.5、242.1、212.4、638.1、417.7,其中吡虫啉与异丙威按7∶400配比具有最显著增效作用。
金剑雪金道超金道超程英李凤良曾义玲刘莉
关键词:白背飞虱农药复配
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被引量:20
2012年
为正确评估防治水稻鳞翅目害虫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影响,本文采取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毒力,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9.26mg/L和19.69mg/L。以氯虫苯甲酰胺LC10和LC25剂量分别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后,F0和F1代雌虫产卵量及其寿命均降低,尤其LC25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F0和F1代雌虫寿命分别缩短了1.80d和2.62d,F0和F1代雌虫产卵量分别减少了52.94粒和78.45粒。药剂处理对F1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也有一定影响。根据不同剂量处理后白背飞虱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和成虫的繁殖力,组建了生殖力生命表,发现LC10和LC25剂量处理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降低了11.25%和34.41%,净增殖率R0分别降低了36.56%和74.57%,而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均延长。结果说明,氯虫苯甲酰胺LC10和LC25剂量可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增长;大田中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可抑制同时发生的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增长。
杨洪王召金道超
关键词:白背飞虱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效应生命表
贵州白背飞虱对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分析
监测贵州省不同地理区划内白背飞虱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通过与相对敏感基线比较,了解贵州省各地理种群的抗药性现状和地区差异,为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与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将田间采集的白背飞虱成虫或若虫于室内饲养一代后,...
金剑雪金道超李文红程英李凤良周宇航曾义玲刘莉
关键词:白背飞虱杀虫剂
文献传递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褐飞虱的毒力测定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褐飞虱的毒力,为田间使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褐飞虱提供参考。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稻茎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表明,鱼藤酮对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最低,LC_(50)分别为10.7791,14.9197,21.4638mg/L,毒力最高的为藜芦碱,LC_(50)分别为0.7688,1.1852,1.4366mg/L。4种植物源杀虫剂中藜芦碱、苦参碱和烟碱.苦参碱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召杨洪金道超李灿
关键词:褐飞虱杀虫剂毒力测定
基于马尔科夫链理论对贵州锦屏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被引量:6
2017年
白背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以贵州一季中稻区白背飞虱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以代表站点锦屏1990-2011年的白背飞虱田间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构建了1~5阶的概率转移矩阵,以预报年前5年的连续发生级别预测第6年的发生状态.回报锦屏17年的结果,得到了较高的历史符合率,达到了82%,对锦屏2012年白背飞虱田间发生级别的预测结果也符合当年的实际发生情况.
薛文鹏杨芮杨洪杨林
关键词:白背飞虱马尔科夫链
贵州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区域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贵州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全年世代尤其主害代发生危害规律,采用灯光诱测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近4年来贵州省4个不同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并进行了区域性对比,结果如下:三都稻区和惠水稻区的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多在4月中下旬,锦屏稻区和道真稻区的灯下始见日稍晚,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稻区灯下主峰日与始见日和始盛日均呈显著正相关;4稻区年度诱虫量差异较大,三都稻区的灯下虫量最多,而锦屏稻区最少,各稻区灯下种群中,白背飞虱的雌雄性比均大于1;在第3代灯下虫量上,三都与道真存在显著差异,在第6代虫量上三都与惠水、锦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代虫量间不同稻区并无显著差异。
薛文鹏金道超杨洪
关键词:白背飞虱发生期
贵州不同地区褐飞虱对五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2011-2013年在贵州的东、南、西、北和中部5个地区(锦屏、盘县、三都、道真、花溪),以点滴法分别测定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覽l)]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变化。结果表明,三都县褐飞虱仅对阿维菌素表现抗性,对其余几种杀虫剂均未产生抗性;锦屏县褐飞虱对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未产生抗性,对异丙威、毒死蜱和辛硫磷已开始产生抗性;花溪区褐飞虱对阿维菌素、毒死蜱和辛硫磷未产生抗性,对吡虫啉和异丙威表现出抗性,但抗性不明显;盘县褐飞虱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没有产生抗性,对吡虫啉、异丙威和辛硫磷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且有上升的趋势;道真县褐飞虱对阿维菌素没有产生抗药性,而对吡虫啉、异丙威和毒死蜱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李国勇陈祥盛
关键词:杀虫剂抗药性
稻虱红单节螯蜂寄生不同虫龄白背飞虱对二者发育表现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为了解稻虱红单节螯蜂Haplogonatopus apicalis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间的互作关系,开展了稻虱红单节螯蜂在白背飞虱不同龄期寄生时,对寄主及其自身发育表现影响的研究。【方法】在室内25℃条件下,观察了被寄生的白背飞虱各龄若虫及其寄生蜂稻虱红单节螯蜂的发育表现。【结果】白背飞虱2,3,4和5龄若虫被寄生后,当龄及其后各龄的历期均显著延长;2和3龄若虫被寄生后,成虫羽化率仅分别为54.29%和60.95%,显著低于在4和5龄若虫被寄生后的成虫羽化率(分别为96.20%和100%)。稻虱红单节螯蜂寄生白背飞虱5龄若虫后的发育历期(23.77 d)显著短于寄生2龄若虫后的发育历期(27.77 d);寄生3龄若虫的成蜂羽化率最高,为56.19%;而寄生5龄若虫的羽化雄蜂比例最高,为77.12%。【结论】稻虱红单节螯蜂寄生可使白背飞虱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白背飞虱2和3龄若虫是稻虱红单节螯蜂发育的适宜寄主。
李帅陈文龙金道超
关键词:白背飞虱发育历期羽化率
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捕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为协调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稻茎浸渍法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捕食褐飞虱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虫苯甲酰胺的推荐剂量下,黑肩绿盲蝽功能反应模型的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在推荐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可降低黑肩绿盲蝽的瞬时攻击率(a');药剂处理后黑肩绿盲蝽若虫对褐飞虱卵、1龄若虫和2龄若虫的处理时间(Th)比对照分别增加163.03%,104.21%和95.11%,而黑肩绿盲蝽成虫对它们的处理时间则分别增加81.97%,102.45%和99.52%;药剂处理后黑肩绿盲蝽日最大捕食量(Na*)降低,其寻找效应(S)也减弱。研究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肩绿盲蝽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王召杨洪金道超
关键词:黑肩绿盲蝽褐飞虱氯虫苯甲酰胺捕食作用
不同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红螯蜂雌蜂的引诱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解水稻挥发物在稻虱红螯蜂雌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稻虱红螯蜂雌蜂对不同水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和行为反应。不同生育期水稻挥发物中,稻虱红螯蜂雌蜂对幼苗期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烈,显著高于分蘖期及抽穗期。行为测定显示中优5617和湘优109幼苗期稻株挥发物对稻虱红螯蜂雌蜂具有显著引诱作用。稻虱红螯蜂雌蜂对虫害植株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烈,与健康植株和机械损伤植株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稻虱红螯蜂雌蜂明显趋向于湘优109、黔香优302和宜香481三个品种的虫害处理植株。结果表明,幼苗和虫害稻株挥发物在稻虱红螯蜂雌蜂寻找寄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帅陈文龙金道超杨洪
关键词:水稻白背飞虱挥发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