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8B13)

作品数:21 被引量:169H指数:8
相关作者:刘波孔维佳许珉张青赖嫦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前庭
  • 8篇眩晕
  • 7篇源性
  • 6篇前庭诱发肌源...
  • 6篇肌源性
  • 6篇肌源性电位
  • 5篇阵发
  • 5篇阵发性
  • 5篇位置性
  • 5篇位置性眩晕
  • 5篇良性阵发性位...
  • 4篇眼肌
  • 4篇前庭功能
  • 3篇球囊
  • 2篇单侧
  • 2篇短纯音
  • 2篇三七通舒胶囊
  • 2篇视觉
  • 2篇气导
  • 2篇前庭功能试验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孔维佳
  • 8篇刘波
  • 6篇张青
  • 5篇许珉
  • 4篇赖嫦芹
  • 3篇陈彦飞
  • 3篇马鑫
  • 3篇余力生
  • 3篇冷杨名
  • 2篇杨引通
  • 2篇静媛媛
  • 2篇张睿
  • 2篇吴媛媛
  • 2篇胡娟
  • 2篇许信达
  • 1篇周延辉
  • 1篇赵长青
  • 1篇陈纯
  • 1篇索利敏
  • 1篇张晓彤

传媒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7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萃取物治疗耳鸣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萃取物治疗耳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耳鸣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5 mg·d-1盐酸氟桂利嗪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对照组加用10 mg维生素B6,每天3次;观察组给予银杏叶萃取物56.7 mg·d-1加用治疗,每天3次,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疗效、耳鸣响度评分(TVL)、焦虑倾向评分(SAS)、耳鸣残疾评分(TH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1周、2个月TVL、SAS及THI得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1周与2个月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4/28),观察组为12.00%(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萃取物治疗耳鸣疗效显著,耳鸣响度、焦虑情绪及耳鸣致残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周洁
关键词:耳鸣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特点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7例BPPV患者及19例(38耳)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及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分析对比VEMPs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指标。结果 oVEMP在病例组患侧的引出率为43.3%、健侧为41.8%,对照组为71.1%;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健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VEMP在病例组患侧的引出率为62.7%、健侧为61.2%,对照组为84.2%;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健侧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VEMP引出率较cVEMP引出率更低(P<0.05)。病例组患侧、健侧及对照组间oVEMP、cVEMP的阈值、各波潜伏期、振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PPV患者无论健侧还是患侧,其oVEMP和cVEMP引出率均显著下降,且以oVEMP降低为著,提示BPPV患者的耳石器,尤其是椭圆囊机能受损明显;引出VEMPs波形的BPPV患者,无论oVEMP还是cVEMP,其波形(参数)基本正常。
胡娟张青梁建民许珉许信达陈彦飞张滟加我君孝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前庭椭圆囊球囊
人工耳蜗植入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人工耳蜗是一种声一电转换装置,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植入的电极传人耳蜗,从而产生听觉。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已成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最重要的治疗途径。但CI后部分患者出现眩晕及平衡失调等前庭功能紊乱的现象口,
许信达张晓彤张青许珉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球囊前庭功能
飞行人员眩晕的航空医学鉴定被引量:16
2011年
眩晕按病变部位和发病原因分为前庭性和非前庭性,前庭神经核及以上病变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核以下病变为前庭外周性眩晕;颈性、眼性、精神性眩晕和内科疾病所致眩晕为非前庭性。住空军总医院歼击机飞行员资料显示,前庭性眩晕排在总住院疾病谱第8位、停飞疾病谱第6位嘲及耳鼻喉科住院疾病谱第2位,
徐先荣熊巍
关键词:飞行员眩晕航空医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自愈性探讨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性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 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韩琳静媛媛马鑫余力生
关键词:眩晕眼震发病机制自愈
病史两问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病史两问法(床上翻身或起卧是否反复出现短暂眩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详细记录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头晕门诊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138例,进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明确诊断,和同期确诊的62例BPPV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病史两问法对诊断BP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38例主诉符合病史两问法的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除变位试验阴性的33例,105例变位试验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震,并伴有眩晕主观感觉,其中符合贵阳会议BPPV标准者56例,病史两问法对诊断BPPV的敏感性为53.3%(56/105)。同期确诊的62例BPPV患者,其中56例符合病史两问法,6例为其他主诉,病史两问法诊断BPPV的特异性为90.3%(56/62)。结论病史两问法可以作为BPPV的筛查诊断方法,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马鑫李蔷余力生
关键词:眩晕前庭病史记录
三七通舒胶囊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用TCD屏气实验测定了临床确诊的142 CCVI患者及140例健康体检者的屏气指数(BHI)。并将CCV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口服曲克芦丁,治疗组口服三七通舒胶囊,疗程为4 W,治疗结束复查TCD屏气实验,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脑血流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CCVI患者BHI(0.81+0.21)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1.12+0.27,P<0.01),治疗组治疗后BHI(0.95+0.19)明显高于治疗前(0.82+0.20,P<0.01),对照组治疗后BHI(0.83+0.20)与治疗前(0.81+0.1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0.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65%(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CCVI患者的脑血流储备功能。
陈纯付秀全张标王淳
关键词: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并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发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之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SD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58~71岁。所有病例均于无明显诱因突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后出现了与头位运动有关的短暂眩晕发作(少于60 s),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诊断为并发于SD的BPPV。所有病例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Epley手法复位或Barbecue翻滚手法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本组病例中,SD发病至BPPV发生的间隔在1周内4例,1周至1月间10例,1月至2月间3例。②本组BPPV均发生于与SD同侧耳,其中左耳11例,右耳6例。经Dix-Hallpike试验或滚转试验证实为后半规管BPPV 16例(94.12%),外半规管BPPV 1例(5.88%)。③本组患者经1次体位治疗治愈者10例(58.82%),经2~3次治疗治愈者6例(35.29%),有1例(5.88%)经4次治疗治愈。结论BPPV可并发于SD,其中大部分类型为后半规管BPPV。变位试验是诊断并发性BPPV的依据,耳石复位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波孔维佳冷杨名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突发性聋并发症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入,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刘波孔维佳赖嫦芹吴媛媛冷杨名
关键词:前庭脊髓反射健康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侧别和患者睡眠侧别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发病侧别和患者习惯性的睡眠侧别的相关性。方法详细记录2007年1月~2008年4月头晕门诊经Dix-Hallpike及rolltest试验明确诊断BPPV患者261例,将患者按照有无诱因分为特发性BPPV和继发性BPPV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侧别和睡眠侧别的相关性;再将患者按照累及半规管的类型分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BPPV,PC-BPPV)、水平半规管BPPV(horizontal semicircular BPPV,HC-BPPV)和前半规管BPPV(anterior semicircular BPPV,AC-BPPV),分别比较3个组患者中发病侧别和睡眠侧别的相关性。结果 261例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186例,男:女为1:2.48。患者年龄14~85岁,平均(57±13.764)岁,BPPV病史1d~10年。①按照有无诱因将BPPV患者分为无诱因的特发性BPPV和有诱因的继发性BPPV,将特发性BPPV组患者和继发性BPPV组患者发病侧别和睡眠侧别进行Spearman Correlation相关性检验,特发性组r=0.233,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继发性组r=0.157,P>0.05,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②按照病变部位分为PC-BPPV、HC-BPPV和AC-BPPV,将3个组发病侧别和睡眠侧别进行Spearman Correlation相关性检验,PC组r=0.175,P=0.052>0.05,AC组r=0.730,P=0.062>0.05,HC组r=0.252,P=0.117>0.05,3个组都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BPPV组患者发病侧别和睡眠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判断患病侧别有一定意义。
马鑫静媛媛余力生
关键词:眩晕前庭半规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