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1206186)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志清刘秀菊何文娟孙倩陈晓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的浓度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取大鼠8只,一次性灌胃给予奥拉西坦200 mg.kg-1,给药2 h后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色谱柱:Symmetry shiedTMRP18;流动相:乙腈-水(3.2∶96.8,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奥拉西坦的保留时间为3.65 min;其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100 mg.L-1(r=0.999 8);低、中、高浓度血浆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1.1±5.17)%、(97.9±3.22)%、(98.4±1.99)%,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6.35±3.01)%、(101.40±3.41)%、(102.23±1.37)%;日内RSD分别为2.86%、4.38%、3.54%,日间RSD分别为3.25%、3.17%、3.14%;奥拉西坦血浆样品-40℃保存30 d及反复冻融3次后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 h对测定无影响。8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奥拉西坦的平均浓度为(35.58±10.83)mg.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测定。
- 刘秀菊张志清杨秀岭杜杰郭利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奥拉西坦对肝微粒体酶CYP2C9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考察奥拉西坦对肝微粒体酶CYP2C9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只,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实验组每天灌胃奥拉西坦80 mg/kg,每日2次,连续8 d。第8天灌胃后两组大鼠均立即灌胃给予CYP2C9的探针药物甲苯磺丁脲50 mg/kg,并于给予甲苯磺丁脲后0.25、0.5、0.75、1、1.5、2、3、4、6、10、12、24 h内眼内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拟合药动学参数,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5.45±1.98)、(6.54±1.45)h,cmax分别为(169.12±58.14)、(146.19±49.44)mg/L,AUC0-24 h分别为(1 113.01±264.32)、(1 120.14±208.91)mg·h/L,Vd分别为(0.77±0.32)、(0.91±0.40)L/kg,CL分别为(0.08±0.03)、(0.08±0.02)L/(h·k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甲苯磺丁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未见明显影响,初步认为奥拉西坦对经CYP2C9代谢的药物的药动学无明显影响。
- 陈玮张志清贡莹何文娟韩玉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甲苯磺丁脲药动学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全麻手术,术中给予脑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麻醉诱导前按0.5μg/kg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注射15min,随后持续输注,剂量0.3~0.5/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输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T0)、插管前(T1)、单肺通气前(T2)、单肺通气结束(T3)、拔管前(T4)、拔管后5min(T5)平均动脉压(MAP)、脑氧饱和度(rSO_2),记录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用量。采用参照DSM-Ⅳ谵妄/意识错乱评价标准诊断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检测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d、3d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脑氧饱和度(rSO_2)。结果两组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七氟醚用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rSO_2高于对照组,T2 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术后1d、3d血清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rSO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血清s-100β水平,能改善术中脑氧代谢。
- 陈翠荣李素荣张武飞郭栋陈晓
-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监测血清S-100Β谵妄
- HPLC法测定人尿液中奥拉西坦的浓度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尿液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方法,为奥拉西坦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尿液以甲醇沉淀蛋白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测定,其中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dTM RP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内标为阿昔洛韦。结果:奥拉西坦尿药浓度在20~24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尿液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0.38±4.93)%、(93.71±3.54)%、(95.04±2.3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32±1.96)%、(104.99±1.74)%、(103.4±2.43)%;日内RSD分别为3.40%、4.76%、1.04%,日间RSD分别为2.82%、3.64%、1.90%;试验数据显示人口服奥拉西坦胶囊(1600mg)24h内尿液中排出原型药32.8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人尿液中奥拉西坦药动学的研究。
- 刘秀菊张志清孙倩亢泽坤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尿药浓度药动学
- 奥拉西坦对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2∶3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实验组大鼠灌胃给予奥拉西坦5 d后,单次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 mg·kg-1,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0.9±0.6)h和(0.8±0.7)h,Cmax分别为(8.8±2.2)mg·L-1和(9.2±1.6)mg·L-1,AUC0-12 h分别为(3.1±0.5)mg.h.L-1和(3.7±0.6)mg·h.L-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拉西坦对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 刘宏达张志清任静华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咪达唑仑药动学
- 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中国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拉西坦的浓度,研究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中国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用单中心、开放、二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筛选8例健康受试者,应用HPLC法测定与奥美拉唑合用前后健康志愿者体内奥拉西坦的血药浓度,以DAS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合用奥美拉唑前后,奥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_(0-t)、AUC_(0-∞)、MRT_(0-t)、MRT_(0-∞)、t_(max)、C_(max)、t_(1/2)、CL/F和V/F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HPLC法测定人血浆奥拉西坦浓度,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合用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刘秀菊张志清董维冲孙倩赵晓娟何文娟
- 关键词:奥美拉唑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检测大鼠先后灌胃给予奥美拉唑(4mg.kg-1,每日2次,连续7d)与奥拉西坦(200mg.kg-1)后12h内奥拉西坦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奥拉西坦单一给药大鼠的参数进行比210较n;m采,用柱高温效为液40相℃色,谱进法样检量测为,2色0μ谱L柱。为结S果ym:奥me拉try西s坦hie检dT测MR浓P1度8,流的动线相性为范乙围腈为-2水~(130.20:m96g..8)L,-流(1r速=为0.909.89m8)L.,最mi低n-检1,检测测限波为长0.0为1mg.L-1,绝对回收率为(91.1±5.17)%~(98.4±1.99)%,方法回收率为(96.35±3.01)%~(102.23±1.37)%;单用与联用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2±0.8)、(1.6±0.4)h,cmax:(51.1±23.1)、(41.4±7.9)mg.L-1,AUC0~12h:(242.1±86.0)、(177.1±38.3)mg.h.L-1,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无显著性影响。
- 刘秀菊张志清王淑梅王川平张亚坤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奥美拉唑药动学
- 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和感染的关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和感染的关联。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化疗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和非感染组64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于化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XRCC1(A1196G)多态性。结果56例并发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9株,以革兰阴性菌株为主(67.80%,40/59)。12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程度分为中重度白细胞减少36例和非中重度白细胞减少84例,XRCC1(A1196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非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组和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组患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XRCC1(A1196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白细胞减少,XRCC1(A1196G)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是化疗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XRCC1(A1196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含铂方案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程度和并发感染风险相关,且XRCC1(A1196G)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是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 吴志红朱晓燕刘玉霞李岩杨芳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白细胞减少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