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61)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唐志鹏刘旭王立娟张亚利马贵同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肠栓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脾CD4^+T细胞CD44、CD62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脾CD4+T细胞CD44、CD62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129S3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清肠栓组(QC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除正常组饮用蒸馏水外,余组小鼠采用5%DSS自由饮用制备结肠炎小鼠模型,7天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小鼠的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指数及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脾脏CD4+T淋巴细胞上CD44、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升高(P<0.05);清肠栓组DAI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CD4+效应T细胞(CD4+CD44highCD62Llow)比例增高(P<0.01)、脾CD4+记忆T细胞(CD4+CD44highCD62Lhigh)比例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CD4+效应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清肠栓组脾CD4+记忆T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较美沙拉嗪组亦升高(P<0.05)。结论清肠栓可能是通过下调脾脏CD4+效应T细胞、上调CD4+记忆T细胞,从而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目的。
- 王立娟刘旭唐志鹏马贵同
- 关键词:清肠栓CD44CD62L小鼠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被引量:4
- 2012年
-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六淫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中医药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是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栓剂及各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治疗上具有多途径、多方法、多靶点等特点和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
- 王亮张亚利葛婷唐志鹏
- 关键词:辨证论治中药灌肠中药栓剂
- 仲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非肉芽肿性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呈连续性分布,累及直结肠,具有复发和缓解交替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多年来,中医药治疗UC取得良效,尤以仲景方治验最多。本文汇总近5年仲景方对UC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为今后经方更好应用于临床提供有益参考。
- 王立娟刘旭张亚利唐志鹏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经方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