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7B086z)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赵恩兰杨海峰周明狄建科袁冬青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嗅鞘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手术
  • 1篇细胞活性
  • 1篇细胞生物
  • 1篇细胞生物学
  • 1篇坏死
  • 1篇活性
  • 1篇激光
  • 1篇激光手术
  • 1篇飞秒
  • 1篇飞秒激光

机构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2篇狄建科
  • 2篇周明
  • 2篇杨海峰
  • 2篇赵恩兰
  • 1篇杨沛芳
  • 1篇蔡兰
  • 1篇龚爱华
  • 1篇孙湘兰
  • 1篇袁冬青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手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近红外飞秒激光脉冲持续时间短、瞬时功率大、聚焦尺寸小和低吸收的特点,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述了3种不同类型的飞秒激光在细胞手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介绍了飞秒激光手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细胞骨架动力学、活细胞内细胞器手术、细胞膜工程、光动力学、生物活体实验及相应的应用。
杨海峰周明狄建科赵恩兰袁冬青蔡兰
关键词:飞秒激光细胞生物学
细胞突起损伤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2008年
研究了嗅鞘细胞突起不同位置的飞秒激光手术损伤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了细胞损伤、修复和死亡的动力学过程.功率100μW、切割速度2μm/s的紧聚焦飞秒激光对小直径的细胞突起切割两次,观察突起不同位置的损伤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同样参数对大直径的细胞突起切割6次,观察损伤后细胞的变化.当细胞突起直径较小时,无论是突起末端、中部还是根部的损伤都不能使细胞死亡,损伤的细胞在3h内恢复了活性;当突起直径较大时,多次的飞秒激光损伤导致细胞的胀亡.通过飞秒激光手术对细胞突起损伤和诱导胀亡的研究,提出了飞秒激光细胞损伤的多种机制,探讨了飞秒激光诱发细胞内部钙波的形成、细胞形态学变化和胀亡的动力学.因此,飞秒激光手术为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和研究细胞动力学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杨海峰周明狄建科赵恩兰杨沛芳龚爱华孙湘兰
关键词:嗅鞘细胞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