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80701039)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希熊迈陈振光姚尖平王湘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置换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拔管
  • 1篇体外循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预处理
  • 1篇重度肺动脉高...
  • 1篇外循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水平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心脏
  • 1篇先天性心脏病
  • 1篇肺动脉
  • 1篇肺动脉高压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2篇张希
  • 1篇许哲
  • 1篇唐白云
  • 1篇王治平
  • 1篇王志平
  • 1篇王湘
  • 1篇姚尖平
  • 1篇殷胜利
  • 1篇陈振光
  • 1篇熊迈
  • 1篇张文波
  • 1篇孙培吾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术后拔管时机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体外循环(CPB)术后的拔管时机。方法对行CPB手术的40例CHD伴重度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否〉24h,分为早期拔管组(19例)和延迟拔管组(21例),比较两组影响拔管的围手术期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延迟拔管(机械通气时间≥72h)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撤机后肺循环与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CPB时间、CPB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早期缺氧发作(OR=0.022,95%CI0.001~0.580)和严重低氧血症(OR=0.031,95%CI0.002~0.568)是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伴重度PH患者若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撤机后Pp/Ps〉0.5、CPB时间〉90min或CPB温度〈32℃,可考虑延迟拔管。对术后早期有缺氧发作或严重低氧血症者,宜延迟拔管并加强心功能和肺动脉压监测;对无上述情况且术后心肺功能稳定者可考虑早期拔管。
张文波唐白云孙培吾殷胜利王治平张希
关键词:心脏病体外循环拔管
缺血预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C)对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4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预缺血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6、IL-8和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IL-6和IL-8在主动脉开放5min时已升高;术后1d时,预缺血组IL-6和IL-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时预缺血组IL-8即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低于对照组(P<0.05)。预缺血组白细胞总数在术后1~3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在术后1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PC并没有减轻术中IL-6和IL-8的释放,但明显减轻了术后1~3dIL-6和IL-8的释放,IPC的迟发性保护作用可能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少有关。
王湘张希陈振光姚尖平熊迈许哲王志平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瓣膜置换术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