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117)
-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堂会张新黄敏毕新伟张新更多>>
-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当代文学自然灾害书写的延续与新变被引量:4
- 2012年
- 当代文学灾害书写接续了现代文学灾害书写的现实主义传统,延续了现代文学对苦难书写的现代性叙事模式。自然灾害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民族危亡"的历史想象,灾害的文学书写变成了"民族救亡"的行动,在对民族—国家的重塑中延续了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情怀,使文学更加贴近现实。当代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参与者广泛,长篇叙事作品大量涌现,出现了与现代文学所不同的新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礼赞。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存在模式化、浅表性等不足之处,很难突破对灾害的表象书写。当代文学应积极地建构灾害的文化创伤,把灾害记忆转化成文化记忆,承担起人类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
- 张堂会
- 关键词:自然灾害当代文学文化记忆
- 民国十八年灾荒的“究天人之际”之作——评张浩文的《绝秦书》被引量:1
- 2013年
- 张浩文的《绝秦书》以民国十八年的灾荒为背景,用纪实与虚构的方式去还原当时的灾害景象,对民国十八年西北大旱进行了"究天人之际"的追问。作品视野开阔,气势恢宏,用诗性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一段苦难的历史。
- 张堂会
- 关键词:灾荒
- 废墟上的升华:汶川地震文学书写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汶川地震文学体裁形式完备,主题内容复杂多样,风格多姿多彩,接续了感时忧国的传统情怀,有力地提振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当代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深化。汶川地震文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创作上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困境,一些作品较为清浅,缺乏深沉的内涵与意蕴。汶川地震文学既要抚慰伤痛,更要抵抗对灾难的遗忘,建构地震灾害的文化创伤,指引一种政治行动与社会责任。
- 彭秀银张堂会
- 关键词:汶川地震审美救赎写作伦理文化创伤
- 从现当代文学看抗战时期中原灾荒的赈济
- 2012年
- 1942—1943年是抗日战争的关键阶段,作为战略要冲的中原大地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荒.国民政府、边区政府、日伪政权以及民间团体都采取了相应的救济措施.现当代文学对抗战时期中原灾荒的赈济做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国共两党、日伪政权以及民间团体对灾民的赈济情形,揭露了赈济中存在的漠视民命、贪污腐化等行为.
- 张堂会
-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赈济
- “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刍议被引量:3
- 2016年
- 新世纪以来的灾害文学创作热潮引发研究热点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灾害与文学"。这是一种将目光聚焦于自然灾害,也关注天灾与人祸的关系,强调文学反映功能的文学研究范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其自身存在诸如理论支持不足及研究中作品审美纬度缺失等问题,阻碍了范式的发展、完善,也不利于构建灾害文学理论研究体系。
- 黄敏
- 关键词:文学理论研究范式
- 1959—1961年三年灾荒的文学书写被引量:2
- 2014年
- 当代文学对1959—1961年三年灾荒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书写,1976年之前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书写;1976年之后,伴随国家拨乱反正的需要,对其展开了政治层面的反思,强调国家与历史的宏大叙事;民间视角的饥荒书写还原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知识分子视角的灾荒书写关注大历史中知识分子个人的命运,意在重建中国知识分子独立批判的精神。三年灾荒的文学书写的意义在于重建三年灾荒的文化记忆,拒绝对历史的遗忘。
- 张堂会
- 关键词:当代小说文化记忆
-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少女的成长描写——以《平原上的歌谣》中的长玉为例
- 2015年
- 儿时的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饥饿的痛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磨炼。著名作家刘庆邦以自己的大姐为原型,在《平原上的歌谣》中精心塑造了长玉的形象。生长在农村的饥饿少女过早地学会了替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劳动使她更像成熟的女人,很快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由于父亲去世,长玉切身体会人世间的世态炎凉,懂事乖巧,勤劳朴实,体贴父母,关心弟妹。面对饥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 张新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饥饿中的人性拷问:杨显惠《夹边沟记事》
- 2018年
- 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让我们重新思考那段苦难的历史。作者逼近历史真相,拷问扭曲灵魂的人性变态和人格异化,也写出了饥饿年代高贵的人性和苦难命运的忠贞爱情,从而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精神冲击力。
- 张新
- 关键词:饥饿人性
- 从现代文学看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下的迷信救灾
- 2012年
-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现代文学真实地展现了自然灾害下迷信之风盛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迷信救灾现象,反映在水、旱、雹、蝗、疫等各种灾情之中。
- 张堂会
- 关键词:现代文学自然灾害
- 历史、现实、寓言:当代文学自然灾害书写的三种维度被引量:1
- 2015年
-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当代文学没有缺席,从历史、现实、寓言等维度进行了大量丰富地书写。当代自然灾害文学书写的意义与价值在于用文学形象去抚慰伤痛、疗救心灵的创伤,积极构建一种关于灾害的伤痕文化,警醒我们不要忘却曾经有过的苦难。
- 张堂会
- 关键词:寓言自然灾害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