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2006F3102)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青王少扬孙顺来马卫闽刘海周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10启动子多态性对慢性HBV感染者病情发展的关联性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探讨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对HBV感染者病情发展的影响,选择102例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肝功能正常者50例(耐受期患者),肝功能异常患者52例(活动期患者)。采用限制性长片段多肽分析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并与48例健康人群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从等位基因单基因分布频率分析比较,活动期患者-819C分布频率明显低于耐受期患者,而-592A分布频率明显高于耐受期患者。提示-592A与肝功能损害和激发免疫应答反应有一定相关性,相反-819C与免疫耐受相关。从基因型分析-592A/A基因型在活动期患者有较高的分布频率,而在耐受期患者分布频率低下,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592A/C杂合子却相反,活动期患者频率低而耐受期患者频率高,分析-819基因组发现-819T/T活动期患者频率高于耐受期患者。从以上结果也看出,纯合子基因型在活动期患者中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杂合子,而耐受期患者却相反。单倍体结果分析,(-1082/-819/-592)ATA活动期患者频率明显高于耐受期患者。表明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影响HBV感染者病情发展。
- 王少扬孙顺来郑青马卫闽刘海周
- 关键词:IL-10乙型肝炎启动子
- 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性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对乙肝肝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无肝硬化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4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限制性长片段多肽分析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并将肝硬化组和无肝硬化组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无肝硬化组患者-592A分布频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基因型-592A/A无肝硬化组明显高于硬化组;单倍体(-1082/-819/-592)ATA无硬化组频率明显高于硬化组。结论 IL-10启动子多态性对乙肝病毒感染后肝硬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王少扬孙顺来马卫闽郑青刘海周
- 关键词:IL-10乙型肝炎肝硬化
- HBV无症状携带者与活动期患者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比较
- 2010年
- 王少扬孙顺来马卫闽郑青刘海周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IL-10启动子活动期TH1/TH2类细胞因子HB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