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4)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永栋田宁蒋子堃陈金华郑少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8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化石
  • 7篇侏罗世
  • 6篇植物
  • 5篇侏罗纪
  • 4篇三叠
  • 4篇中侏罗世
  • 3篇早侏罗世
  • 3篇植物群
  • 3篇三叠世
  • 3篇髫髻山组
  • 2篇地层
  • 2篇雅鲁藏布江缝...
  • 2篇原位孢子
  • 2篇真蕨植物
  • 2篇鞘翅目
  • 2篇中生代
  • 2篇中侏罗统
  • 2篇侏罗统
  • 2篇孢粉
  • 2篇孢子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王永栋
  • 5篇田宁
  • 5篇张武
  • 4篇蒋子堃
  • 3篇张海春
  • 3篇陈金华
  • 3篇郑少林
  • 3篇王博
  • 2篇祝幼华
  • 2篇张一勇
  • 2篇王鑫
  • 2篇郭震宇
  • 2篇杨小菊
  • 2篇周志澄
  • 2篇蔡华伟
  • 2篇李建国
  • 2篇罗辉
  • 2篇许波
  • 1篇李楠
  • 1篇林启彬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古生物学报
  • 4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地层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uaria的解剖结构及其植物属性被引量:2
2011年
Chuaria是目前已知的前寒武纪的少数几个全球广布的宏体化石之一.尽管Chuaria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但是其系统位置却至今尚未最后确定.人们曾经围绕着这个常见化石的系统位置提出了多个互相排斥的假说.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其是多细胞藻类,但是这种说法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解剖结构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本文清晰地揭示了Chuaria的细胞结构,Chuaria中细胞壁的存在表明其是真核多细胞藻类.这一结论与最近生物地球化学的结论不谋而合.其中细胞壁厚度的变化表明该生物中已经出现初步的细胞分化.这些前寒武纪化石细胞内的膜状结构进一步支持该生物的真核生物属性.这些数据和结论部分结束了长期以来围绕Chuaria分类位置的争辩,使得Chuaria成为少数几个已知的新元古代冰期之前出现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的成员.
王鑫袁训来周传明杜开和龚淼
关键词:植物细胞壁多细胞真核生物
辽西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新材料(Ashicaulis wangiisp.nov.)及古生物地理学和演化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保存有解剖构造和系统学信息的紫萁根茎化石对于探究地史时期紫萁科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国冀北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为数不多的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产地之一,但目前我们对其化石多样性的了解还处于积累阶段.本文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解剖特征保存完好的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新类型——王氏阿氏茎Ashicaulis wangii sp.nov.化石采自北票市长皋地区中侏罗统髫髻山组.标本呈近圆柱状,由髓、木质部圆筒、皮层及叶柄基外套组成.髓部异质,木质部圆筒由约15~17个木质部束组成,外韧网管中柱,具明显完整叶隙(即时型或延迟型);皮层分内、外两部分,含叶迹数目相对较少.该种具有异质叶柄基硬化环且叶柄基内部皮层含大量厚壁组织.在目前已知紫萁科Ashicaulis属具异质硬化环的5个种中,有4个种报道于中国,而南半球材料多以同质硬化环为典型特征,因而中国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新材料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紫萁科根茎化石的属种类型,而且由于其在解剖特征上与产自北美古新统的Osmunda pluma Miller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对探究紫萁科植物的多样性特征、起源与辐射演化,以及该科在北半球的古生物地理学意义和宏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田宁王永栋张武蒋子堃
关键词:侏罗纪
鞘喙蝽总科(半翅目)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英文)
2011年
半翅目鞘喙亚目是一类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昆虫。该亚目包括三个科:鞘喙蝽科(Peloridiidae)和卡拉蝽科(Karabasiidae)同属于鞘喙蝽总科;原臭虫科(Progonoci micidae)属于原臭虫总科。鞘喙蝽科是唯一的现生类群,孑遗于南半球。卡拉蝽科化石较丰富,但只发现于中亚、西伯利亚和蒙古中生代地层。本文重新描述广西西湾中侏罗统石梯组的Tegulicicada planaLin,1986,将其归入卡拉蝽科模式属Karabasia,建立一新组合Karabasiaplana(Lin,1986)comb.nov.。这是鞘喙蝽总科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该发现将鞘喙蝽总科在中生代的地理分布从暖温带地区(中亚、西伯利亚和蒙古)扩展到华南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同时,文中也总结了卡拉蝽科的化石记录。
王博Jacek Szwedo张海春林启彬
关键词:半翅目中侏罗世
四川广安谢家槽海相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被引量:7
2012年
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海相中、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中、下三叠统的理想剖面之一。据岩性特征,参照四川省岩石地层清理方案,将该剖面划分为下三叠统夜郎组及嘉陵江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结合有孔虫化石组合特征,探讨了各组地层的时代归属。
祝幼华罗辉蔡华伟许波杨昊赵媛媛陈迪舒周志澄陈金华
关键词: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地层划分有孔虫
辽西上三叠统大型完整苏铁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简要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大型苏铁类植物化石标本.化石采自北票地区常河营晚三叠世的羊草沟组,且完整保存在一整块砂岩上,高89cm,宽130cm,包括有长达82cm的羽状叶、茎顶及着生其上的雄性球果.通过对羽叶和小羽片的形态及其着生方式、叶脉、球果及其着生状态等与现生苏铁类植物的对比,表明当前化石材料与现存苏铁目的泽米科有着密切的系统学关系.这是目前化石记录中保存最完整且同时具有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大型苏铁类化石,对于研究化石苏铁类的总体形貌、形态演化以及古气候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王鑫李楠王永栋郑少林
关键词:晚三叠世
关岭生物群和卡尼期早期裂谷被引量:1
2012年
讨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关岭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和死亡埋葬特点,认为该生物群分布于裂谷地区;生物群的群体死亡并被迅速埋葬的原因是地震;贵州龙生物群与关岭生物群是同期生物群;"S形带"是一构造断陷带,在卡尼期早期是裂谷。
陈金华罗辉祝幼华蔡华伟许波周志澄
关键词:关岭生物群地震卡尼期三叠纪
鄂西早侏罗世香溪植物群真蕨植物研究进展
真蕨类是植物界唯一经历了显生宙4次重大生物演化灭绝事件的陆生维管植物类群。古生代末和中生代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之后,它们往往作为先驱分子首先恢复并出现所谓的"真蕨植物高峰"(fernspike),对于陆相生态系统的重建具...
王永栋田宁蒋子堃梅盛吴
关键词:真蕨植物早侏罗世
文献传递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地区白垩系—新近系孢粉地层学及构造、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是由多个板块渐次拼合而成的。由于构造运动,高原内的许多地层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错位,有的层序甚至完全发生倒转。这一现象尤以缝合带两侧地区最为显著。作为中、新生代之交印度与劳亚大陆板块碰撞残留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即为...
李建国郭震宇张一勇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孢粉地层学古环境
辽西中侏罗世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及其新材料
紫萁科(Osmundaceae)是真蕨植物中最为原始而古老的类群之一,因其独特的孢子囊特征、特殊的系统演化位置以及广泛的化石记录而备受关注。中生代紫萁科植物遍布全球,但南、北半球在保存类型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北半球以压...
田宁王永栋张武蒋子堃
关键词:中侏罗统
文献传递
内蒙古中生代锹甲化石(鞘翅目:金龟子总科:锹甲科)(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文中记述内蒙古赤峰地区中生代锹甲化石2新属4新种。道虎沟中侏罗统的Juraesalus atavusgen.et sp.nov.是最古老的金龟总科化石。其余3种,Sinaesalus longipesgen.et sp.nov.,S.curvipesgen.et sp.nov.和S.tenuipesgen.et sp.nov.,皆产自杨树湾子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这是锹甲化石在中国的首次报道,也是斑锹亚科的最古老记录。
Nikolajev G V王博刘煜张海春
关键词:鞘翅目锹甲科化石中生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