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R10027-2)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卢和顶林建新陈山虎廖长见王颖姮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青贮
  • 3篇青贮玉米
  • 2篇性状
  • 2篇通径
  • 2篇通径分析
  • 1篇选育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配合力
  • 1篇青贮玉米新品...
  • 1篇主要性状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机构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廖长见
  • 3篇陈山虎
  • 3篇林建新
  • 3篇卢和顶
  • 2篇王颖姮
  • 1篇纪荣昌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影响生物产量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对生物产量有关农艺性状的选择,并不会显著改变各个品质性状;但是对秸秆产量选育,将会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因此,在选育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时,要适当降低秸秆产量,提高籽粒产量,处理好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这一对矛盾。
廖长见王颖姮林建新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16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通径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生物产量高的组合为MQ12-243×18599;生物产量的狭义遗传力h2N较低,而株高的狭义遗传力h2N较高。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与生物产量为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生物产量的直接效应明显,株高和穗位高对生物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较明显;因此,在选育高生物产量品种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穗位高和粒重的选择。
廖长见林建新王颖姮纪荣昌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青贮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通径分析
青贮玉米新品种闽青青贮1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青贮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青青贮1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4779、青2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青青贮1号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生物产量平均57 532.5kg.hm-2,于2011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廖长见林建新卢和顶陈山虎
关键词:青贮玉米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