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2011RFQXS074)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顾成波付丽楠袁肖寒李旺王秋雪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木豆叶球松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考察单因素(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实验条件对木豆叶中球松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得到球松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木豆叶中球松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提取浓度8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40(g/mL),球松素的提取率可达到1.832mg/g;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IC50值为0.281mg/mL。本研究建立的木豆叶中球松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木豆叶中球松素的提取,且甲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付丽楠袁肖寒顾成波蔡曼祖元刚
- 关键词:木豆叶球松素正交设计超声提取抗氧化
- 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诱导水稻抗病性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明确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了激活蛋白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监测了激活蛋白处理后水稻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6μg.mL-1激活蛋白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诱抗效果分别为45.2%~71.4%和47.6%~66.3%,以6μg.mL-1激活蛋白的诱抗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2μg.mL-1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3~15 d内不同程度诱导了防御酶POD、PPO和SOD活性,抑制CAT活性,提高H2O2含量。新型真菌源激活蛋白能够诱导水稻产生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其诱导抗性机制与水稻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
- 袁肖寒顾成波邱德文付丽楠李旺王秋雪郭东杰蔡曼
- 关键词:激活蛋白水稻病害诱导抗性活性氧代谢
- 麦蓝菜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选用15头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均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A、B、C三组(n=5):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试验组1)饲喂基础日粮+50 g麦蓝菜种子;C组(试验组2)饲喂基础日粮+150 g麦蓝菜植株。试验周期24 d,每天测定各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研究麦蓝菜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较A组产奶量提高了15.56%(P<0.01),牛奶乳蛋白和干物质分别提高了11.9%和5.1%(P<0.01),乳脂率提高了9.4%(P<0.05),A、B两组间乳糖含量差异不显著;C组较A组产奶量提高了3.48%(P<0.01),牛奶乳蛋白和干物质体分别提高了6.3%和4.9%(P<0.01),乳脂率和乳糖分别提高了9.1%和6.6%(P<0.05)。研究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麦蓝菜植株和种子均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
- 袁肖寒顾成波孟海洋张彦东高学军
- 关键词:产奶量乳成分
- 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牡荆苷微粉工艺及其表征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提高牡荆苷溶出度,本实验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水为反溶剂)对牡荆苷原粉进行超细化研究。考察了药物浓度、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搅拌转速及表面活性剂(PVP、Tween80、SDS)对牡荆苷微粉粒径的影响,确定牡荆苷微粉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药液浓度为30 mg·mL-1,反溶剂与溶剂体积比为15∶1,搅拌转速为1 500 r·min-1,反溶剂中表面活性剂PVP浓度为8 mg·mL-1,上述条件下制备的牡荆苷微粉平均粒径为291.1 nm;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DSC)、红外光谱(FTIR)对牡荆苷原粉与微粉进行了表征,与原粉相比牡荆苷微粉粒径变小,结晶度降低,其化学性质未发生改变,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
- 李旺王秋雪顾成波祖元刚赵修华付丽楠郭东杰
- 关键词:牡荆苷微粉化溶出度
- 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工艺被引量:12
- 2012年
- 为探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4个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8.65 mg,酶解温度为33.88℃,酶解时间为2.02 h,酶解pH为5.02。在最优条件下总黄酮理论得率为4.86%,实测值为4.88%,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为以后木豆叶总黄酮的应用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王秋雪顾成波付丽楠李旺袁肖寒祖元刚付玉杰
- 关键词:木豆总黄酮纤维素酶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