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3Y015)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孝纬何利平吴芳黄飚陈明红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肿瘤坏死因子是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致炎细胞因子,其基因多态性影响着转录和表达调控。与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有助于筛选发生胃癌的高危人群,在基因水平上为胃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陈晓露彭孝纬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胃肿瘤
- 福建省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进行比较。方法病理确诊的144例胃癌及排除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的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PCR-RFLP分析检测IL-1基因多态性。结果(1)胃癌患者中,IL-1B-511基因型CC、CT、TT分别占18·1%、48·6%和33·3%,IL-1RN等位基因检测到A1、A2、A4三种,基因型A1/A1、A1/A4、A1/A2、A2/A2分别占88·9%、1·4%、9·0%、0·7%;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IL-1B-511基因型CC、CT、TT分别占19·6%、59·8%和20·6%,IL-1RN等位基因检测到A1、A2两种,基因型A1/A1、A1/A2分别占90·2%、9·8%。(2)IL-1B-511TT基因型在胃癌患者中的比例与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比例差异显著(χ2=4·806,P=0·028);不同IL-1RN基因型在胃癌的比例与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福建省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IL-1基因型均以IL-1B-511基因CT型、IL-1RN基因型以A1/A1为主。IL-1B-511TT基因型可能与福建省胃癌的高发有关。
- 黄映芳彭孝纬何利平吴芳傅丹王辛
- 关键词: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
- 胃癌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比较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差异及探讨其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108例胃癌和9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ELISA方法检测血清H.pylori抗体。结果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之间PGⅠ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中H.pylori阳性和阴性间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显著低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对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均无影响。
- 黄映芳彭孝纬何利平黄飚
- 关键词: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
- 福建省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研究福建省边远海岛和城市地区幽门螺杆菌(却)的耐药状况,并比较城市地区2001—2006年Hp耐药状况的变化。方法 取Hp阳性者胃窦黏膜进行上Hp培养,对分离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和临界点浓度法测定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判定为耐药的标准:甲硝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8mg/L,克拉霉素的MIC值〉12mg/L,阿莫西林的MIC值〉10.5mg/L。结果 边远海岛地区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11.4%,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的55.6%(P〈0.01);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7%,也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的26.0%(P〈0.01)。城市居民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自2001年后明显升高,由34.0%上升至47.1%(p〈0.05);Hp对克拉霉素的原发耐药率自2001年后也明显升高,由10.6%上升至29.4%(P〈0.01)。却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极少。2004年以前未发现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菌株,但2006年发现有2株Hp对阿莫西林耐药,占2%(2/102)。结论 边远海岛地区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英西林的耐药2006年比2001年明显上升。
- 阮华良毛文灏陈仁利陈明红吴芳付丹潘秀珍彭孝纬
- 关键词:耐药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