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9Y028681)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 相关作者:文军田辉张静辉罗亚勇史小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
- 杨群晏理华周长志牛广山
- 关键词:高温干旱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OLR场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波遥感参数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利用主动微波遥感资料(ENVISAT/ASAR)估算的表层土壤湿度和光学遥感资料(EOS/MODIS)的地表温度信息,结合气象站常规观测的气象要素,利用土壤水热耦合及水分蒸发模型对黄土高原典型塬区进行了蒸散发量的估算。将估算的蒸散发量与实际观测对比表明,两者之间绝对误差最大为117W·m-2,最小为0.6W·m-2,平均为24W·m-2。基于微波遥感参数估算蒸散发量的方法为估算区域蒸散发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张堂堂文军李振朝田辉刘蓉席家驹
- 关键词:微波遥感黄土高原
-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1997-2006年8km空间分辨率的AVHRR/NDVI,得到了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具有相同分辨率的植被覆盖度时间序列,并用其替代RegCM3模式中默认的植被覆盖度,对黄河源区主要气候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卫星遥感估算的植被覆盖度,模拟的黄河源区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更接近实测值,局地降水量也有一定的改善,近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潜热通量的模拟效果比感热通量的相对要好些。
- 张静辉文军张堂堂罗亚勇史小康田辉
- 关键词: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区域气候模式数值模拟
-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偏西和南亚高压中心偏西、东伸偏强,是这次铜仁地区高温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2)副热带高压在30°N附近维持,冷空气活动偏北,导致铜仁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3)南海夏季风偏强,水汽输送偏弱,南北风辐合偏北偏西,导致了铜仁地区夏季降水偏少。(4)在干旱发生期间,铜仁地区异常的下沉运动引起局地气温上升,降水较少。(5)OLR场在孟加拉湾、南海南部、东海及日本海一带夏季水汽输送区以及贵州周围、青藏高原东部、湖南及江西一带表现为明显的正距平控制,对流活动偏弱。
- 杨群晏理华周长志牛广山
- 关键词:高温干旱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OLR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