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05)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高永汪季刘宗奇王猛陈士超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温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对PEG6000模拟渗透势的响应被引量:24
- 2017年
- 用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0%、5%、10%、15%、20%、25%、30%,渗透势分别为0、-0.06、-0.17、-0.32、-0.53、-0.79、-1.10 MPa)控制渗透势,研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对不同渗透势的响应.结果表明:种子5项萌发指标均随渗透势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0.06 MPa时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0.17 MPa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幼苗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随渗透势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0.17 MPa时各指标值最高;叶绿素a/b随渗透势降低呈先降后升趋势,-0.06 MPa时最低;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渗透势降低而持续升高.渗透势为-0.06^-0.17MPa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综合评价结果最优,是最适宜种子萌发的渗透势条件,而当渗透势低于-0.79 MPa时,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
- 陈士超王猛汪季高永刘宗奇王香
- 关键词:渗透势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紫花苜蓿
- 戈壁灌丛堆周边地表土壤颗粒的空间异质特征被引量:19
- 2013年
- 研究戈壁地区单个灌丛及其下沙堆这一有机整体对周边土壤风蚀的抑制能力,对加强相关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的防沙效应研究十分重要,可为荒漠化监测的评价和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该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吉兰泰盐湖北部戈壁上单个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和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灌丛沙堆周边地表不同土壤风蚀颗粒的百分含量;并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对各类土壤风蚀颗粒百分含量的水平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丛基部和下风向是细物质积累区,以灌丛堆为中心向外,<0.42mm的细颗粒含量呈减少趋势;而且细物质积累的最大值出现在白刺灌丛的迎风侧附近,沙冬青样地则相反,出现在灌丛的背风侧附近。在沙源物质有限的戈壁中,白刺的防风固沙作用集中体现在灌丛附近,其水平空间尺度范围不及沙冬青,这亦是白刺样地粗粒化程度高于沙冬青样地的原因。(2)白刺和沙冬青灌丛附近地表中粒径>0.84mm(不可蚀)、0.84–0.42mm(半可蚀)及<0.42mm(高度可蚀)颗粒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17.80m、66.63m、8.41m和9.82m、15.33m、14.91m,均超出了灌丛冠幅覆盖范围,空间自相关部分比例C/(C0+C)在63.40%–99.96%之间,由此推断灌丛沙堆附近的风沙流特征是造成相应尺度内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3)高度可蚀颗粒的空间异质性尺度略大于灌丛平均间距(8.77m包括灌丛半径),从防止土壤风蚀来看,这说明研究区内的建群种灌丛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有利于该区植被的稳定与发展。
- 王淮亮高君亮原伟杰李玉宝高永
- 关键词:灌丛沙堆土壤风蚀
- 风蚀地表颗粒含量提取技术——基于决策树图像分类被引量:5
- 2013年
- 地表粗颗粒含量是反映土壤侵蚀状况的重要指标。为此,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地表数字图像,并根据地表颗粒与土壤基底空隙的光谱差异,建立决策树判别函数来进行图像分类,最后利用面积补偿方程计算出地表不同粒级颗粒的百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误差在3%以内,精度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非接触式的地表颗粒含量提取技术省时省力,可为开展风蚀定点监测与评价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 王淮亮李玉宝高君亮高永虞毅王鹿振
- 关键词:图像分类决策树
- GGR_6浸种处理浓度对沙打旺种子活力及萌发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是有效提高植物对逆境适应能力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GGR_6对沙打旺种子活力及萌发特性的影响,通过观测不同GGR_6浓度(0、50、100、150和200 mg/L)浸种处理下,沙打旺种子活力及萌发特性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沙打旺种子萌发的GGR_6处理浓度。结果表明:1)种子发芽动态呈"单峰型",GGR_6处理提高了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2)处理浓度为100 mg/L以下时,种子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GGR_6浓度升高而升高,且浓度在50~100 mg/L之间,升高最为显著,高于100 mg/L后,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促进沙打旺种子萌发的最佳GGR_6作用浓度为100 mg/L。研究对利用植物措施在荒漠化土地治理中,加速植被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陈士超王猛高永汪季刘宗奇王香张晓伟
- 关键词:沙打旺GGR6种子活力萌发特性隶属函数法
- 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地表风沙及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解沙袋沙障对风沙及植被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和样方调查法对铺设沙袋沙障沙丘风速、植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盖度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对0—30cm输沙量。对1m×1m,2m×2m,3m×3m方格沙袋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输沙特征值及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袋沙障能够有效地提高防风效能和增加地表粗糙度,且随着规格的增大防风效能与地表粗糙度均减小;1m×1m,2m×2m和3m×3m规格沙袋沙障地表粗糙度为5.79,2.38和2.12cm,分别比对照高91.31%,78.88%和76.26%;沙袋沙障能够有效降低输沙量,使0—30cm各层输沙率均显著小于对照,3种规格沙袋沙障对输沙率的影响顺序为:1m×1m>2m×2m>3m×3m;沙袋沙障铺设1a后,植物种类比对照多出一种,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分别比对照高91.5%,71.1%和125.4%,并且随着沙袋沙障规格的增大,植被平均高度、密度和盖度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 袁立敏高永汪季闫德仁胡生荣张兴源吴昊
-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粗糙度防风效能输沙率植被恢复
- 青海云杉嫩枝扦插试验
- 2017年
- 为了探明激素种类、激素处理时间、激素浓度和基质种类等因素对青海云杉扦插生根的影响。以7年生青海云杉母株上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设计不同激素种类、不同处理时间、激素不同浓度以及不同基质配比,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处理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激素种类以IBA为最好;最佳处理时间为IBA处理2 h;最佳处理浓度为200 mg/kg IBA;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2:1的效果最佳。
- 钱顺萍王鹿振张小平王江天
- 关键词:青海云杉嫩枝扦插
- 风沙土与黄绵土复配对榆叶梅幼苗光合特性及长势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探讨最适宜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生长的复配土配比,在风积沙与黄绵土配比分别为1:0(Y0)、1:1(Y1)、1:3(Y2)、1:5(Y3)和0:1(Y4)的复配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率与榆叶梅光合作用及长势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处理对复配土含水率(W)、榆叶梅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株高(ΔH)、基径(ΔΦ)增长量均产生明显影响;复配土0-30cm土层含水率随黄绵土配比用量的增加呈规律变化(y=-1.7599x^2+11.425x+3.0377,R^2=0.9843);在Y2处理下Pn、Tr值最大,在Y3处理下Gs、Ci值最大,WUE值在Y3处理下最小;不同处理榆叶梅幼苗光合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对榆叶梅幼苗ΔH、ΔΦ实测结果均表明Y2处理对促进榆叶梅生长的效果最佳。
- 陈士超王猛高永汪季张晓伟张文刘宗奇
- 关键词:榆叶梅光合指标隶属函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