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02)
-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6
- 相关作者:孙涛王明玖杨勇刘旭升乌兰吐雅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内蒙古四大沙地植被NDVI变化及气候响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更好掌握内蒙古四大沙地的植被长势变化及气候响应,用GIMSS/NDVI数据对1981 ~ 2001年8月的植被NDVI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四大沙地的植被NDVI平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NDVI变异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对四大沙地的8月NDVI数据与5~8月累积平均气温逐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都不具有显著性.而8月的NDVI数据与5~8月累积降水量逐月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植被对降水量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NDVI与累积降水量有正相关,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NDVI与累积降水量不具有显著性.
- 乌兰吐雅哈斯础鲁吉木色常虹刘爱军晔薷罕
- 关键词:气候响应
- 基于Hyperion影像的高光谱水汽含量反演的算法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基于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大气参数反演和一体化辐射校正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通过6S模型辐射传输计算分析了EO-1/Hyperion遥感影像在940和1 130nm附近水汽吸收区域的光谱吸收特点。其次,采用两通道比值法和三通道比值法,比较了不同波段组合的大气含水量高光谱遥感反演精度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波段比值算法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对应的两波段算法。最后,利用张掖地区2008年3景EO-1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反演了大气含水量,并与地基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 124nm水汽吸收通道反演精度优于940nm,两通道和三通道比值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69和0.128g/cm2,三通道比值方法优于两通道比值方法,与地面观测结果一致。
- 刘安伟刘良云张浩王志慧
- 内蒙古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分形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研究空间尺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样线调查法分析Shannon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2种α多样性指数随取样尺度的变化特征,结合分形理论和方法,得出2种α多样性指数的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随着取样尺度的逐渐增加,Shannon指数呈先迅速增加后降低的规律,而Patrick丰富度指数达到最大值后则保持不变;5m2(1m×5m)是该区域α多样性研究的最佳尺度;在5m范围内,2种α多样性指数与取样尺度在双对数坐标上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相关系数(R)都在0.99以上,5m后未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规律;D值表明该区域物种组成简单。因此,在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采用较小的单个或多个样方要格外谨慎,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多样性指标反应的特征来综合考虑取样尺度。
- 杨勇宋向阳刘爱军刘爱军
- 关键词: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
- 不同干扰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5年
- 为准确把握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并为北方草地生态保护和优化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选择内蒙古典型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成对取样(围栏内-围栏外)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休牧、补播和自由放牧3种人为干扰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随深度的增加,不同干扰方式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同,但总体上草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现为补播﹥休牧﹥自由放牧(P〈0.05);土壤容重为自由放牧〉休牧〉补播(P〈0.05)。随土层深度增加,除土壤容重无显著变化外(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现显著下降(P〈0.05);土壤含水量则相反,其中,补播处理降幅最小,自由放牧处理降幅最大。0~3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 1),而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3项指标间相互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 1)。综上所述,不同干扰方式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影响,自由放牧加速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损失,而补播和休牧对遏制草地退化、恢复草地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杨勇宋向阳咏梅李兰花陈海军王保林陈国清王瑞利刘爱军王明玖
- 关键词:补播休牧自由放牧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 内蒙古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9
- 2017年
-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内蒙古磴口县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对该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具有代表性意义。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相关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构建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完成1991—2015年磴口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评价体系中,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所占比重不同,其中,国内生产总值、造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硫年增加价值、削减粉尘年增加价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五项指标在综合效益评价中权重比例较大;近年来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较1990—1999年期间有所提高,但波动幅度较大,而近年来研究区综合效益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遏制沙化土地扩展等方面的成效相对显著,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 刘旭升李献文孙涛
-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时间序列分析生态效益
- 近10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全国2005—2014近10年的MODIS遥感卫星数据,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提取,对我国荒漠化地区近10年的植被长势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地区近10年植被长势整体呈现持续好转趋势;近5年(2010—2014年)植被指数均值0.26,较前5年(2005—2009年)增加5.4%;呼伦贝尔、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植被长势向好,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青海北部植被长势略显增加,新疆趋势平稳。
- 刘旭升孙涛
-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荒漠化遥感监测
- 正蓝旗植被覆盖度的年度动态及生长期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2013年
- 为了掌握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以及与生长期降水量、气温的关系,以美国NASA官方网MODIS NDVI数据为数据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时间上植被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植被盖度达47.7%,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植被盖度为34.1%。12a的平均盖度为40.96%,变异系数为10.92%。空间上高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上都高勒两侧和高格斯台郭勒、乃仁音高勒周围以及沙地里面湖泊周围。低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沙地和东部沙地,呈条状分布,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中覆盖度草地。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降水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74,P=0.016)。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27,P=0.029)。
- 乌兰吐雅高娃刘爱军吉木色乌兰常书娟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
- 基于MODIS数据的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防治荒漠化管理往往需要掌握人类因素对植被生长动态影响的关键数据,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覆盖多属于缓慢量变,这种变化很难通过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转换来分析.旨在掌握2001—201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变化时空特征,定量掌握关键区域气候因子与植被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而分离和评估气候和人类因素对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2001—2014年总体呈增加趋势,年内最大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每年增幅为0.001 8;气温和降水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变化均有显著作用,两者共同驱动的NDVI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0.65)大于气温(R2=0.46)或降水(R2=0.54)单要素驱动的结果;气候和人类因素对区域植被覆盖增长总体均呈现积极的作用,人类因素特别是生态治理保护措施对草原植被覆盖的贡献远大于气候因素变化.耦合遥感数据的植被变化驱动力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定量评估能力,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供重要科学数据支撑.
- 焦全军付安民张肖孙涛张苏
- 关键词:植被变化归一化植被指数
-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被引量:23
- 2015年
- 本研究在原来CASA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和水分胁迫系数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CASA模型模拟了201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用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CASA模型可应用于内蒙古草原小尺度植被NPP的估测,模拟NPP值与地面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2=0.829,P〈0.05);201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生长季(4—10月)NPP为284.64gC·m-2·a-1,不同地区年均NPP相差较大,东北部东乌珠穆沁旗草原NPP高达411.11gC·m-2·a-1,而西北部的二连浩特市草原NPP仅为158.87gC·m-2·a-1;整体上,锡林郭勒盟草原的NPP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这与该区域水热条件限制基本一致;由于降水量的时滞效应,该年度内NPP出现两次峰值;2010年锡林郭勒境内草原NPP集中分布在250~350gC·m-2·a-1,草甸草原的NPP最大,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小。
- 杨勇李兰花王保林宋向阳刘爱军王明玖
- 关键词:CASA模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锡林郭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