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10600005)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仲武曾德长余红雅高学绪李小强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基于快淬NdFeB粉末的放电等离子烧结永磁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纳米晶快淬NdFeB粉末为原材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高密度各向同性块体永磁。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火花烧结磁体不同部位的磁性能和显微组织形貌,比较了烧结压力对磁体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组织的差异,烧结磁体不同部位磁性能略有不同,内部的剩磁较高,磁体边缘的矫顽力较高,而半径中点处的综合磁性能最好。烧结压力对烧结磁体的密度、显微组织,晶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磁性能都有重要影响。高的烧结压力有利于提高磁体密度、减小粗晶区体积、改善磁性能。SPS磁体中存在明显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
- 黄华勇刘仲武李小强高学绪
-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微结构磁性能
- 放电等离子烧结纳米晶NdFeB合金的组织特征和磁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对快淬NdFeB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出各向同性NdFeB永磁材料,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磁体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烧结产生的颗粒放电导致粉末边界区域晶粒长大,形成了边界粗晶区,而粉末内部仍保持了快淬粉末的细晶结构。烧结温度和压力对晶粒尺寸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烧结磁体的磁性能。较低的烧结温度和高的烧结压力既可以获得高致密磁体,也可以有效减小粗晶区的尺寸,从而提高材料综合磁性能。
- 黄华勇刘仲武李小强高学绪余红雅钟喜春朱洁曾德长
-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微结构磁性能
- 化学共沉法制备的高饱和磁化强度Fe_(65)Co_(35)合金纳米颗粒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65Co35合金纳米颗粒,研究了共沉淀和退火工艺对纳米颗粒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共沉淀反应的油浴温度为100℃时,最有利于FeCo合金的生成。在此油浴温度下合成的产物经300℃退火获得的磁性颗粒尺寸均匀、细小且磁性能最佳。低于或高于此油浴温度对产物的形貌和性能均产生不利的影响。随退火温度升高,产物颗粒尺寸增大,并在500℃以上发生严重的团聚现象。通过工艺优化,获得了Ms大于180A.m2/kg、粒径小于40 nm的纳米颗粒。
- 单小璇刘仲武余红雅钟喜春邱万奇曾德长
- 关键词:化学共沉淀磁性能
- 碳、硼和稀土添加MnAl基合金的结构和硬磁性能
-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Mn-Al-C(B)和Mn-Al-RE-C(RE=Pr,Dy)合金薄带,除Mn-Al-B合金外,制备态材料由单相ε组成。通过DSC以及X衍射分析并结合MnAl相图发现,合金在500℃附近发生ε→τ转变...
- 陈川刘仲武曾德长钟喜春余红雅邱万奇Raju V.Ramanujan
- 关键词:永磁材料
- 文献传递
- 沸腾回流法制备的MnZn铁氧体纳米粉末被引量:3
- 2010年
- 以δ-FeOOH为前驱体,采用沸腾回流法直接合成了尖晶石结构的MnZn铁氧体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相成分、显微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pH值和回流反应时间对生成物化学组成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值和回流时间可以得到从小于10nm到大于20nm不同粒径的锰锌铁氧体颗粒,获得完全产物的最佳回流时间为6h。pH值对反应剧烈程度及磁性能有很大影响,共沉淀pH值为13.0左右时获得的制备态纳米粉末尺寸为20nm,饱和磁化强度达46A·m2/kg。
- 戴慧萃刘仲武曾德长余红雅
- 关键词:MNZN铁氧体PH值磁性能
- 相图分析在Nd-Fe-B永磁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CALPHAD技术优化计算了Nd-B二元系相图,计算结果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高温下液相没有出现溶解度隙,大多数零变量反应温度的计算值与评估值误差在1K以内,只有富B端的零变量反应LiquidNdB66+βNd的共晶温度的计算值2348K与评估值2323K相差25K。然后结合已有的Nd-Fe和Fe-B二元系相图与热力学数据,在Nd-Fe-B三元系的热力学实验数据和相平衡数据基础上,对Nd-Fe-B体系的三个稳定三元相Nd2Fe14B、NdFe4B4和Nd5Fe2B6进行优化计算。计算了该体系298K下的等温截面与x(Nd)∶x(B)=2∶1的垂直截面。最后分析了相图在Nd-Fe-B永磁材料合金成分设计以及合金配比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作用。
- 周果君曾德长
- 关键词:ND-FE-B相图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