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3QMH1409)

作品数:7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范建高陆元善郑晓英方继伟徐正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
  • 6篇脂肪
  • 6篇脂肪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肝脏
  • 5篇鼠肝
  • 5篇大鼠肝
  • 5篇大鼠肝脏
  • 4篇脂肪性肝病
  • 4篇酒精性脂肪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肝病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表达
  • 2篇脂肪性肝炎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机构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范建高
  • 4篇陆元善
  • 4篇方继伟
  • 4篇郑晓英
  • 3篇田丽艳
  • 3篇徐正婕
  • 2篇丁晓东
  • 2篇蔡晓波
  • 2篇钱燕
  • 2篇钱燕
  • 1篇王国良
  • 1篇蔡晓波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浆前列环素与血栓素的变化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前列环素(PG12)和血栓索(TX)A2的动念变化及其与肝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48只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分批于第8、12、16、24周处死,24只正常饮食大鼠作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GI 2和TXA 2的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1α(PGF1 α)和TXB2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 结果 模型组大鼠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至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血浆TXB 2在造模第8、24周分别为(52.4±3.15)ng/L和(117.7±7.47)ng/L,对照组为(41.1±1.45)ng/L,t值为9.12和31.34,P<0.01和P<0.001。 血浆PGF1 α水平在造模8、24周分别为(31.1±1.6)ng/L和(3.4±2.4)ng/L,对照组为(36.5±1.7)ng/L,t值为6.27和34.62,P<0.01和,P<0.001。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和PGF1 α水平分别与其肝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7,P<0.001)及负相关(r=-0.452,P<0.01)。 结论 持续24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模型大鼠血浆TXA 2与PGI 2平衡失调,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
范建高郑晓英田丽艳钱燕丁晓东徐正婕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前列环素血栓素肝脏损伤高脂饮食
U230A芯片动态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过程中肝脏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通过持续24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FLD模型,应用U230A芯片检测不同造模时期肝脏基因表达,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造模4周和8周时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426条和540条, 上调基因主要为细胞内磷酸化酶基因、代谢酶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细胞色素P450基因以及细胞转录和分化基因等,下调基因主要为离子通道基因、激素受体基因、细胞黏附基因以及细胞骨架基因等;12 周时差异表达基因有501条,其中表达上调352条,除上述基因外,还包括白细胞介素、Toll样受体4等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16周时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65条,其中上调基因430条,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进一步增加,且Ⅰ型胶原等纤维化相关基因出现表达上调,而细胞再生相关基因表达下调;24周时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63条,其中上调基因512条,除上述基因表达差异外,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纤维化相关基因。在所有表达差异的基因中,随着时间进展表达持续上调的基因共128条,其中成脂相关基因10条,代谢酶基因46条,炎症相关基因15条、凋亡相关基因10条,纤维化相关基因16条;持续下调的基因有52条,包括激素受体相关基因6条,细胞再生相关基因5条,电子转运基因11条等。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基因谱呈动态改变,并与NAFLD的组织学进展一致。
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钱燕蔡晓波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基因表达NAFLD
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背景:己酮可可碱(PTX)可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程度,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24只Sprague-Dawley大鼠在高脂饮食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PTX干预组(n=12,PTX每天100mg/kg),并继续予高脂饮食;6只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为对照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大鼠,应用含15650条基因的大鼠U230A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TX干预组共出现37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模型组较对照组上调而PTX干预后下调的基因57条,主要包括炎症/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黏附分子基因、代谢酶和生物转化相关基因、离子通道/运输蛋白基因等;模型组较对照组下调而PTX干预后上调的基因25条,其功能涉及细胞信号转导、脂质代谢、生物转化等。结论:PTX可能通过影响NASH大鼠肝脏多种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而有助于NASH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范建高钱燕方继伟陆元善郑晓英蔡晓波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表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基因表达谱大鼠肝脏己酮可可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其与能量贮备的关系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及其与能量贮备的关系。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8、12、16、24 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UCP2 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荧光测定法检测肝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8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肝脏UCP2表达逐渐增强,UCP mRNA转录于24周达高峰,较对照组升高4.2倍, t=16.474,P<0.01;模型组肝脏ATP含量则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低,24周为(1.99±0.66) ×108μmol/g,对照组为(2.97±0.48)×108μmol/g,t=3.248,P<0.01。模型组肝脏UCP2 mRNA 转录的相对数值与其ATP含量呈密切负相关,r=-0.93,P<0.01。结论持续24周高脂饮食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模型大鼠肝脏UCP2表达增强而ATP含量减少,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范建高丁晓东王国良徐正婕田丽艳郑晓英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UCP2
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 mRNA 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模型组 SD 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RT-PCR 分别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c(SREBP-1c)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抵抗素 mRNA 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肝脏可见散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周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炎,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从实验第4周起,模型组大鼠肝脏 SREBP-1c和 FAS mRNA 表达逐渐增强,至24周时分别较对照组升高5~6倍和2~2.5倍;模型组大鼠肝脏从第12周起出现脂联素和抵抗素 mRNA 表达,两者表达量均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关分析显示,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 mRNA 表达量均与肝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 值分別为0.808、0.834、0.592、0.577,P 值均<0.01)。结论高脂饮食 NAFLD 大鼠肝脏 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等成脂基因表达增强,提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即发生了成脂性改变。
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田丽艳徐正婕
关键词:非酒精性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脂联素抵抗素
已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6只作对照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肝脏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κB抑制蛋白α(1κBα)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IRS-1、IRS-2和GLUT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NF-κB和TNFα显著增加,IκBα显著降低,伴IRS-2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NF-κB和TNFα显著降低,IκBα有所增高,而IRS-2表达显著减少;肝脏IRS- 1和GLUT2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影响肝脏NF-κB信号通路和增加肝细胞IRS 2表达,从而有助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范建高钱燕郑晓英蔡晓波陆元善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核因子-KB鼠科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造模过程中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2只。治疗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于实验开始第4周起按每天250mgkg加入二甲双胍干预。于实验第24周时处死,应用大鼠U230A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组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83条,其中上调基因133条,主要为激素受体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离子通道基因等,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瘦素受体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上升约3~7倍;下调基因350条,包括代谢酶相关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与纤维化相关的基因也略有下降。结论从基因学角度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可减轻肝脂肪变,改善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
方继伟范建高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芯片二甲双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