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713006)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卞伟董川卫艳丽王宁董继雄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荧光
  • 3篇嘌呤
  • 3篇光谱
  • 3篇光谱法
  • 2篇衍生物
  • 2篇荧光光谱
  • 2篇人血清白
  • 2篇人血清白蛋白
  • 2篇巯嘌呤
  • 2篇硫唑嘌呤
  • 2篇环糊精
  • 2篇包合
  • 2篇包合作用
  • 1篇蛋白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荧光光谱法
  • 1篇荧光猝灭
  • 1篇牛血清白蛋白
  • 1篇猝灭
  • 1篇维生素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卞伟
  • 2篇卫艳丽
  • 2篇董川
  • 2篇王宁
  • 1篇孙体健
  • 1篇刁海鹏
  • 1篇裴晓丽
  • 1篇袁勇
  • 1篇张爱萍
  • 1篇董继雄
  • 1篇杨芸芸
  • 1篇朱媛

传媒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卞伟袁勇卫艳丽董川
关键词:荧光猝灭巯嘌呤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
光谱法研究硫唑嘌呤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定了硫唑嘌呤与H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为:4.13×106L/mol,结合位点数n为1—2,运用Baster偶极与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硫唑嘌呤与HSA结合距离为r=2.59nm,并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硫唑嘌呤对HSA构像的影响。证实了硫唑嘌呤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刁海鹏王宁卞伟裴晓丽
关键词:荧光光谱硫唑嘌呤人血清白蛋白
竞争光度法研究两种抗癌嘌呤类药物与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酚酞作为光谱探针,竞争光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物在室温下,pH=10.38的缓冲液中与硫唑嘌呤和巯嘌呤的包合性能。固定β-环糊精衍生物和酚酞的浓度,随着硫唑嘌呤和巯嘌呤两种药物浓度增大,酚酞的紫外吸收增加,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与两种嘌呤类药物形成包合物并得出了包合常数。
卞伟朱媛杨芸芸张爱萍孙体健
关键词:硫唑嘌呤巯嘌呤Β-环糊精酚酞
荧光光谱法研究维生素B_1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维生素B1的包合作用。在固定维生素B1浓度和改变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浓度的情况下,维生素B1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变化以及荧光强度的增强表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用荧光双倒数法计算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维生素B1的包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H=7.4的体系中,β-环糊精对维生素B1的包合能力最强,且四种环糊精与维生素B1的包合物的包合比均为1∶1。
卞伟王宁董继雄卫艳丽董川
关键词:维生素B1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荧光光谱法包合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