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14B04)

作品数:11 被引量:277H指数:8
相关作者:林坚刘诗毅张沛廖和平彭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南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集约利用
  • 2篇建设用地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体系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山地城市
  • 1篇省际
  • 1篇省际差异
  • 1篇碳排放
  • 1篇土地覆盖变化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五岳
  • 1篇历史保护
  • 1篇链接
  • 1篇链接分析
  • 1篇旅游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作者

  • 4篇林坚
  • 2篇郭月婷
  • 2篇彭征
  • 2篇刘诗毅
  • 2篇廖和平
  • 1篇宋丽丽
  • 1篇张毅
  • 1篇左玉强
  • 1篇陈耀华
  • 1篇邓红蒂
  • 1篇周琴丹
  • 1篇毛熙彦
  • 1篇张沛
  • 1篇蒙吉军
  • 1篇刘云中
  • 1篇吴必虎
  • 1篇苏航
  • 1篇李清
  • 1篇齐莉娜
  • 1篇徐欢欢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3
2009年
针对山地城市复杂的城市地貌和下垫面类型,本文使用TM、DEM、ETM+等遥感影像资料,提取了重庆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借助TM、MSS等遥感数据的红外波段,反演出1988年和2000年的地表温度。分析了重庆市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88-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特别是城市土地覆盖面积有显著增加。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会改变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城市土地的扩展会提高地表温度。对山地、丘陵、平坝、陡坡四种耕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引起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又相应地影响了地表温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每下降10%,地表温度上升0.49K。
彭征廖和平郭月婷李清
关键词: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地表温度反演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研究目的: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开发区土地评价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科学化、动态化,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的现状和目标,提出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设想和实现路径,并进行实体架构的设计及应用部署构思。研究结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具有必要性,建议采取"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急用先行、逐项实施"的思路,分步建立评价数据体系、评价与应用体系,最终实现覆盖全国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动态综合信息管理体系。
林坚周琴丹邓红蒂左玉强苏航赵俊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管理体系开发区
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与启示——以中华五岳为例被引量:12
2011年
中国山岳的开发历史悠久,中国名山在当前多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其中部分还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仍能较好得到保留,对其认识和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探究。五岳作为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名山,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悠久,是研究中国名山历史保护的良好范例。通过对五岳的文献资料与历史遗迹的研究发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理念是一切山水利用和山水保护活动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五岳历史上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国家级祭祀的地位保障、圣旨法令的法律保护、明确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体制、"天人合一"的保护性建设、"以城奉山"的服务基地划定和从政府到民间多种渠道的保护修缮。这些措施不仅对于研究五岳及中国名山的保护和演变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当今风景区和遗产地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超陈耀华
关键词:五岳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被引量:140
2009年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林坚张沛刘诗毅
关键词: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不平衡增长中寻求和谐发展——论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思路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大、综合承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面临着省域内部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压力,选择适宜的国土空间战略对河南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运用GIS空间分析等手段,通过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通过河南省和广东省不同时段经济和人口的空间集聚规律对比分析,通过对省内区域间及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经济和人口集聚水平比较低,且并未朝着集聚的方向发展;河南省两种收入差距均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后,提出在不平衡增长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新思路,提出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应继续向着经济、社会和人口集聚的方向发展,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经济空间距离,调整省域福利格局,实现和谐发展。
林坚刘相汝徐欢欢刘云中刘诗毅
重庆市2号线轻轨沿线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在RS和GIS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重庆市1986年、2000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资料和2007年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作为信息源,选取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等4项景观指数,对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2km范围内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方法,沿2000年和2007年轨道交通以0~0.5km,0.5~1km,1~1.5km,1.5~2km建立双侧缓冲区,提取住宅用地、城市水域、商服用地、工业用地、公园绿地5种重要景观要素信息,通过计算各缓冲区内各项要素的景观指数,分析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轻轨2号线建设对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较强的吸引效应,景观破碎化指数趋于减小,空间集聚不断加强;商服用地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呈现降低趋势;公园绿地分维数和形状指数较低且变化不明显;城市水域景观形状较简单,稳定性强.
郭月婷廖和平彭征
关键词:轨道交通空间分异
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景区知名度影响测量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测量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旅游景区知名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链接分析的度量方法——链接变化分析法。其基本思想基于两个假设:1)旅游景区官方网站的入链数越多,则该景区知名度越大;2)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官方网站的入链数呈近似线性增长。如果这两个假设前提是正确的,重大事件将会改变入链数的一般增长模式,在变化曲线上表现为突变。因此通过度量入链数的变化就可以测度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旅游景区的影响。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旅游景区网站入链变化的研究,探讨了链接变化分析法的可行性。
齐莉娜张毅吴必虎宋丽丽
关键词:旅游景区链接分析
中国建设用地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5
2011年
碳排放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亦是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96-2007年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变化,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基于LMDI分解法,探讨了12年间中国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以及不同省份间所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以2001年为拐点,呈现稳中有降到快速增长的两阶段变化,空间上则呈现出东高西低格局,环渤海地区为全国碳排放高值地区。LMDI分解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且省际间差异突出,影响较为显著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新疆和青海也较为明显,其他地区普遍较弱;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省份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的正向作用和能源强度的负向作用之间存在贡献程度的强弱差异及抵消效应。从建设用地控制角度开展碳减排,不同地区将存在效率差异,对于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相对饱和的省份可能有效。
毛熙彦林坚蒙吉军
关键词:碳排放建设用地LMDI分解法省际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