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334050)

作品数:12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田明张立群唐斌丁雪佳薛海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4篇针状硅酸盐
  • 4篇橡胶
  • 4篇凹凸棒
  • 3篇PA6
  • 3篇补强
  • 2篇等温结晶
  • 2篇等温结晶行为
  • 2篇丁腈
  • 2篇丁腈橡胶
  • 2篇尼龙
  • 2篇尼龙6
  • 2篇偶联剂
  • 2篇氢化丁腈
  • 2篇氢化丁腈橡胶
  • 2篇力学性能
  • 2篇聚丙烯
  • 2篇非等温
  • 2篇非等温结晶

机构

  • 1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市新型高...

作者

  • 9篇田明
  • 8篇张立群
  • 3篇吴恒澜
  • 3篇李洪波
  • 3篇薛海蛟
  • 3篇丁雪佳
  • 3篇唐斌
  • 2篇蔡维婷
  • 2篇程丽君
  • 2篇梁文利
  • 2篇苏丽丽
  • 2篇毛立新
  • 2篇高翔
  • 1篇曲成东
  • 1篇肖春金
  • 1篇吕召胜
  • 1篇马军朋
  • 1篇冯予星
  • 1篇殷石
  • 1篇金日光

传媒

  • 4篇橡胶工业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2篇化工进展
  • 1篇塑料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S/PA6/SEBS-g-MA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6)共混物中加入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提高了PA6的结晶度,但使结晶时问延长。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结晶前期,SEBS-g—MA可能对PS/PA6中的PA6有异相成核的作用,结晶后期,PS/PA6和PS/PA6/SEBS-g—MA的结晶方式基本一致。加入SEBS-g—MA,原位生成SEBS-g-PA6,提高了共混物的复数黏度(η^*)和储能模量(G’),在G’相同的情况下,PS/PA6/SEBS-g-MA的损耗模量(G″)低于PS/PA6。PS/PA6/SEBS-g—MA(50/50/5)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较PS/PA6(50/50)略有降低,拉伸强度略有提高。当SEBS-g-MA的用量大于5份后,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SEBS-g—MA含量的增加不断提高,PS/PA6/SEBS-g—MA(50/50/20)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4倍。
唐斌丁雪佳薛海蛟李洪波吴恒澜
关键词:聚酰胺6非等温结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5
2009年
用硅烷偶联剂改性针状硅酸盐(FS)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机械共混,制备了EPDM/改性FS复合材料,研究了FS在EPDM中的分散性,考察了偶联剂和改性FS用量、FS所含自由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改性的FS能够解离成纳米纤维均匀分散于EPDM中,每100份FS的偶联剂最佳用量为24份;EPDM/改性FS复合材料具有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且随改性FS和偶联剂的用量增加,这种力学行为更加明显;FS中所含自由水对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有明显影响。
苏丽丽张立群田明
关键词:针状硅酸盐三元乙丙橡胶各向异性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对聚丙烯/凹凸棒石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使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 g -MAH)对聚丙烯(PP) /凹凸棒石(AT)复合体系进行了增容,研究了PP- g- MAH对PP/原矿AT和PP/钛酸酯偶联剂改性AT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了AT在PP中的分散状态以及PP/AT复合体系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PP- g- MAH对AT在PP中分散状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加入5%的PP- g -MAH能够改善PP与原矿AT的相容性,提高PP/原矿AT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加入PP- g -MAH对PP/钛酸酯偶联剂改性AT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吕召胜高翔毛立新
关键词:接枝马来酸酐凹凸棒石聚丙烯PP-G-MAH钛酸酯偶联剂断面形貌
PS/PA6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国内外聚苯乙烯与尼龙6共混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相形态、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重点介绍了增容剂对聚苯乙烯与尼龙6共混的增容作用和共混物相形态的变化。
丁雪佳唐斌薛海蛟李洪波吴恒澜
关键词:聚苯乙烯尼龙6共混
针状硅酸盐/SB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对凹凸棒石进行表面改性得到预处理凹凸棒石(PAT),研究PAT/SBR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PAT用量增大,PAT/SBR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先升后降,t10和t90缩短,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提高,耐磨性能下降,压缩疲劳温升、永久变形和损耗因子tanδ值增大;PAT和预处理白炭黑(PWCB)用量相同时,PAT/SBR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压缩疲劳温升和tanδ值小于、静压缩率和初动压缩率大于PWCB/SBR复合材料。
程丽君田明张立群
关键词:凹凸棒石白炭黑SBR
改性针状硅酸盐补强SBR的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研究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时几种硅烷偶联剂改性针状硅酸盐(FS)/SB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并详细探讨硅烷偶联剂改性FS补强SBR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FS补强SBR效果较好;硅烷偶联剂一端含有的烷氧基可以与FS表面的活泼羟基反应形成Si—O—Si,另一端含有的有机官能团可以与SBR大分子发生缠绕或反应,提高FS与SBR间的界面结合作用,同时改善FS在SBR基体中的分散性,因此硅烷偶联剂改性FS对SBR的补强性能优良。
田明梁文利程丽君张立群
关键词:针状硅酸盐SBR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补强机理
硅酸盐纳米短纤维补强HNB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将原位改性针状硅酸盐(FS)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机械共混制备FS/HNBR复合材料,研究FS的干燥、改性剂种类与用量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性FS在HNBR中分散良好,复合材料具有短纤维补强橡胶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明显的各向异性;FS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1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压缩模量;当偶联剂KH-570用量为4~6份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最佳;干燥FS补强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并可在高温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压缩性能。
蔡维婷张立群田明
关键词: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物理性能
SEBS-g-MA对PS/PA6的相形态及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共混物PS/PA6(质量比为50/50)和PS/PA6/SEBS-g-MA(质量比50/50/5)。SEM观察发现PS/PA6呈现双连续的相态,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SEBS-g-MA到PS/PA6中,PS和PA6的相畴尺寸均减小,但仍然保持双连续的相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PS/PA6和PS/PA6/SEBS-g-MA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加入SEBS-g-MA提高了PS/PA6中PA6的结晶起始温度T0、结晶峰温度Tp,减小了结晶过程总时间?t和半结晶时间t1/2。Jeziorny法和Mo法都适用于PS/PA6和PS/PA6/SEBS-g-MA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通过Jeziorny法分析第一阶段非等温结晶过程得到PS/PA6的Avrami常数n为4.40~4.91,PS/PA6/SEBS-g-MA的Avrami常数n为2.47~3.25,PS/PA6/SEBS-g-MA的Zc也大于PS/PA6的Zc。通过Mo法得到在相同的相对结晶度Xt下,PS/PA6/SEBS-g-MA的lgF(T)小于PS/PA6的lgF(T)值。这些都说明SEBS-g-MA对PS/PA6中的PA6有诱导结晶作用。而Ozawa法不适合于PS/PA6和PS/PA6/SEBS-g-MA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
唐斌丁雪佳薛海蛟李洪波吴恒澜
关键词:尼龙6非等温结晶
纳米硅酸盐与芳纶微米短纤维共补强HNBR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原位改性针状硅酸盐(FS)和芳纶短切纤维(DCAF)与氢化丁腈橡胶(HNBR)机械共混制备HNBR/DCAF/FS复合材料,研究DCAF用量、长度和FS用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AF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小应变下的定伸应力和压缩模量,增大DCAF长度和用量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其各向异性;加入FS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模量。
蔡维婷苏丽丽殷石张立群田明
关键词: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
硅酸盐纳米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20
2007年
利用天然针状硅酸盐——凹凸棒石(AT)的结构特点,采用机械共混法并结合原位改性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硅酸盐纳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了针状硅酸盐良好增强效果的内在机制。借助硅烷偶联剂的原位改性和混合过程中的机械剪切力,AT微米聚集体被解离成长径比为10~30的纳米纤维分散在橡胶基体中,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SFRC)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明显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而且,AT/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模量和加工性能。AT的优良的增强效果来源于AT的纳米分散和良好的纤维-橡胶界面结合。
肖春金田明张立群
关键词:橡胶复合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