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0LSB008)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谭树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印刷
  • 1篇英华书院
  • 1篇述论
  • 1篇晚清
  • 1篇文化交流
  • 1篇马礼逊
  • 1篇考论
  • 1篇活动述论
  • 1篇汉语
  • 1篇汉语教学
  • 1篇翻译
  • 1篇翻译人才
  • 1篇翻译人才培养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谭树林

传媒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礼逊广州商馆汉语教学活动述论被引量:2
2013年
英人马礼逊在广州商馆进行的汉语教学,为广州商馆培养了一批通晓中文的翻译、商务及管理人才。其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对19世纪英国汉语教学乃至英国汉学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对今天的国际汉语教学与汉学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谭树林
关键词:马礼逊汉语教学
“汤姆司中文铅活字”考论被引量:2
2011年
"汤姆司中文铅活字"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印刷所聘请英国印刷技师汤姆司(Peter PerringThoms)负责监制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其研制的缘起是为了《华英字典》的出版,它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一套中文铅活字。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印刷所关闭后,这批铅活字后被赠与美国海外宣教委员会广州印刷所,1856年毁于广州大火。"汤姆司中文铅活字"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过重要影响。
谭树林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2014年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英华书院,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亦颇有成就,袁德辉和马儒翰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者:袁德辉成为林则徐翻译班子重要成员,马儒翰则担任英方首席翻译。他们以其翻译作为对晚清中外关系乃至中外文化交流施加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亦藉此认识到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京师同文馆及各地广方言馆等学堂的设立就是这种认识的体现。
谭树林
关键词:英华书院翻译人才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