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73034)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晓松张明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活性硅醇改性PVC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廉价的水玻璃为原料,用酸化法从水玻璃中得到硅的有机化合物——活性硅醇,并将活性硅醇直接掺杂到PVC膜中。实验结果表明:用活性硅醇掺杂,流涎法制得的PVC膜,硅在PVC膜中的分布均匀,粒径在10μm以下;硅改性后的PVC膜耐热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活性硅醇改性PVC膜经NaOH浓溶液处理溶去其中的SiO_2粒子后,形成了具有均匀微小孔洞的膜。其孔径与SiO_2粒子的粒径相近。通过控制活性硅醇在PVC膜中的质量分数制备含有不同孔径的PVC膜。
- 陈晓松张明
- 关键词:PVC膜耐热性
- 光致发光PVC膜的制备及研究
- 2006年
- 将稀土铕的氯化物与邻菲罗啉(Phen)、乙酰水杨酸(aspirin)合成的光致发光稀土铕的配合物,掺杂到PVC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利用流延法制得一系列表观无色透明的光致发光PVC膜。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对一系列光致发光PVC膜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稀土铕配合物在PVC膜中的含量超过25%时,该配合物在PVC膜中会产生局部聚集,从而引起光致发光PVC膜的表观透明性下降;光致发光PVC膜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强度随着稀土铕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稀土铕配合物对PVC膜的热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用本实验方法制备的荧光PVC膜,稀土配合物在PVC中分散均匀,粒径均一,膜的透明性好。
- 陈晓松
- 关键词:光致发光PVC膜铕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