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31822337)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济丁张科利孔亚平徐宪立昌敦虎更多>>
相关机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环境影响
  • 3篇冻土
  • 3篇冻土地区
  • 3篇多年冻土
  • 3篇多年冻土地区
  • 3篇生态环境影响
  • 3篇环境影响评价
  • 3篇公路
  • 2篇战略环境评价
  • 2篇生态环境影响...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环境评价
  • 1篇冻土层
  • 1篇冻土退化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破坏
  • 1篇生态环境状况

机构

  • 7篇交通部科学研...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6篇陈济丁
  • 4篇孔亚平
  • 4篇张科利
  • 3篇徐宪立
  • 3篇昌敦虎
  • 2篇罗利芳
  • 2篇庞玲
  • 1篇耿红
  • 1篇叶文虎
  • 1篇陈鹏
  • 1篇宁淼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公路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交通环保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评述被引量:7
2005年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展很早,而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在对生态环境要素所受影响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冻土层以及多年冻土地区植被、湿地、土地荒漠化、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上;在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冻土层和多年冻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和评价上。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应向体系化、定量化和全面化发展,具体的工作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制定等。
昌敦虎宁淼古丽鲜.安尼瓦尔陈济丁叶文虎
关键词:多年冻土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24
2006年
在探讨战略环境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步骤,针对高速公路规划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性生态环境评价的可选指标集,并根据指标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G IS技术的评价方法。这种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简单易行,评价要素明确,层次分明,构建的可选指标集可为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徐宪立耿红张科利庞玲陈济丁
关键词:高速公路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青藏公路路堤边坡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关系被引量:24
2005年
道路侵蚀是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清公路边坡侵蚀规律,在青藏公路路堤边坡布设自然径流观测小区,进行定位观测,实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降雨特征是:以次降雨量5~10mm和平均降雨强度小于5mm/h的降雨为主,在观测期内的降雨量分别为52.89mm,61.31mm,分别占总量的56.72%和65.76%。(2)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的乘积与侵蚀模数、径流深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6和0.7982,这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较为吻合,降雨量(降雨动能)与平均降雨强度的组合可以作为路堤坡面侵蚀预测的重要因子。(3)对径流深与侵蚀模数分别取自然对数,两者拟合结果表明有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8633),随着径流深度的增加侵蚀模数也在增加。路堤边坡的径流系数主要集中在0.1~0.4之间,平均0.29,表明边坡的入渗能力较强。
徐宪立张科利罗利芳孔亚平庞玲
关键词:产流产沙侵蚀模数降雨动能坡面侵蚀区域土壤
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10
2006年
战略环境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探讨一种基于规划路网与生态要素空间关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要素分为两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识别出规划路网对4种生态组分影响较大的地区和直接受规划路网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做出了空间分布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对策,为合理设计和布设路网提供了依据。提出的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评价方法将会促进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
徐宪立张科利孔亚平陈济丁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青藏高原与天山山地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比较分析——以青藏公路格拉段与天山公路独库段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以青藏公路格拉段与天山公路独库段为案例,在确定了两路段所穿越的多年冻土分布区的基础上,比较了青藏高原与天山山地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差异性。这两个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别集中体现在多年冻土层和植被上。公路工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多年冻土层、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地表水系等都有影响,但对天山山地多年冻土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生态环境特征的不同而出现差异,集中体现在地表水系所受的影响更大,且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昌敦虎陈鹏陈济丁
关键词:生态环境多年冻土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被引量:7
2005年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冻土退化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文章利用“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要素”矩阵,在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各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为:植被、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土流失和冻土层。
昌敦虎陈济丁孔亚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影响多年冻土地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冻土退化冻土层
青藏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25
2004年
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却也非常脆弱,水土流失的潜在危害性大。在全球变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水土流失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从自然地理条件出发,总结了青藏高原水土流失具有侵蚀类型多样,区域分异明显,人为作用较弱但潜在危害性大等特点。通过分析青藏高原河流泥沙资料,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区域分异和水土流失的年内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以看出区内输沙模数的区域差异较大,输沙模数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降雨条件和地表覆盖(包括地表物质组成和植被覆盖)。输沙模数的分布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侵蚀强度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在一年中较为集中,7、8月份输沙量占全年的65%左右,6~9月份输沙量占全年的90%左右。由于夏季冰雪融水作用,径流泥沙可比降雨提前到达峰值。
罗利芳张科利孔亚平陈济丁
关键词:水土流失输沙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