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5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500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义军董万胜苟学强陈明理郄秀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电耦合
  • 1篇闪电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小波
  • 1篇空间电场
  • 1篇雷暴
  • 1篇雷暴云
  • 1篇分形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义军
  • 1篇言穆弘
  • 1篇郄秀书
  • 1篇陈明理
  • 1篇苟学强
  • 1篇董万胜
  • 1篇郭凤霞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维雷暴云电耦合数值模式中空间电位的求解被引量:1
2008年
将电路分析方法引入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考虑了带电水成物粒子对电导率的影响,直接用模式计算求解与雷暴云中流动的带电粒子有关的电流密度。比较分析了雷暴云内首次放电出现之前电路分析法和泊松方程得到的电位和电场。结果表明,雷暴云内电导率普遍大于晴天大气,峰值位于各极性电荷区中心。与雷暴云中流动的带电粒子有关的电流密度的正、负最大值分别对应正、负电荷区中心,当电荷密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7nC.m-3时,其最大值的量级为10-9A.m-2,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最大值的量级均为10-8A.m-2,都为负,均在中部负电荷区中心。电路分析法得到的电位的垂直廓线与电荷结构的相互关系更明显,垂直电场的正、负最大值分别处于电荷密度最大的中部负电荷中心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与以往的观测结果更接近。
郭凤霞张义军言穆弘
关键词:雷暴云数值模拟电导率空间电场
基于小波的回击辐射场的分形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2002年夏季青海慢天线电场变化野外观测资料,应用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的标度分析方法,对120例负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的标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辐射场具有明显的分形性,维数平均为1.4,辐射场维数可能是与闪道分形性有关的重要的地闪参量.
苟学强陈明理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
关键词:分形小波闪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