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kzcx3-sw-144)

作品数:1 被引量:44H指数:1
相关作者:唐伟余涛栾晓莉万卫星刘立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电离层
  • 1篇电离层TEC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年变化
  • 1篇周年变化
  • 1篇半年变化
  • 1篇TEC
  • 1篇IGS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篇杨光林
  • 1篇刘立波
  • 1篇万卫星
  • 1篇栾晓莉
  • 1篇余涛
  • 1篇唐伟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IGS数据分析全球TEC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性被引量:44
2006年
利用太阳活动高年(2000年)IGS提供的全球TEC数据,采用傅里叶展开的方法,分析了白天电离层TEC周年和半年变化的全球特征.结果显示:电离层TEC周年变化幅度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较大、赤道和低纬地区很小.半年变化的幅度在“远极地区”(远离地球南北地磁极点的东北亚和南美地区)比“近极地区”(靠近地球南北地磁极点的北美和澳大利亚)大得多.进一步的统计显示,全球大部分地区TEC在春秋月份出现最大值,北半球近极地区最大值在冬季出现.南半球的南美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同样,采用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中性大气模式MSIS90计算的全球大气原子分子浓度比值([O/N2])的数据,发现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中性成分[O/N2]周年变化幅度较大且有明显的冬季异常现象,依据Rishbeth等提出的理论,我们认为大气成分[O/N2]可能对TEC周年变化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并且也是TEC在近极地区出现冬季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TEC半年变化的全球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较复杂,我们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中性成分[O/N2]、太阳天顶角控制的电离层光化学产生率变化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余涛万卫星刘立波唐伟栾晓莉杨光林
关键词:电离层TEC周年变化半年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