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7B03)
- 作品数:8 被引量:135H指数:6
- 相关作者:郭凤霞陈垣武志江李瑞杰李军贤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温度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通过测定5、10、15、20、25、30℃恒温光照及15/25℃、20/30℃光照黑暗交替变化条件下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寻温度条件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素花党参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33%~96.33%,发芽势变幅为1.33%~50.33%,发芽指数变幅为0.08%~21.52%,活力指数变幅为9.22%~53.52%;25℃、20℃光照条件下和15/25℃光照黑暗交替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尤其25℃恒温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5℃恒温光照条件为素花党参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 武志江郭凤霞李瑞杰陈垣
- 关键词:温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
- 甘肃渭源蒙古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2
- 2011年
-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要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及其它成分。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
- 陈垣朱蕾郭凤霞武志江
- 关键词:黄芪根腐病蒙古黄芪病原菌膜荚黄芪黄芪属
- 移栽期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初冬和春季移栽对比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生长发育指标、药材产量和质量指标,旨在探寻地道产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最佳移栽季节。结果表明:与春栽田比较,冬栽田20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在苗栽返青期显著增高,而40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后期显著降低;苗栽返青和开花分别提早10d和13d,返青出苗势、出苗率和出苗指数分别提高32.6%、4.4%和0.2497,返青株成活率提高5.0%,有效延长了黄芪生长天数,为药材根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奠定了良好的营养生长基础。初冬栽和春栽田成药根数分别为201 087根·hm-2和181 250根·hm-2,一等品出成率分别为24.02%和19.69%,药材鲜产量分别为5 400kg·hm-2和5 057kg·hm-2;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121%和0.098%,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分别为0.080%和0.05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7.62%和25.54%。初冬移栽黄芪成效更为显著,建议规范化生产中合理调整移栽季节,提倡初冬移栽。
- 陈垣李军贤郭凤霞张万世程国栋
- 关键词:移栽时期药材质量
- 素花党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49
- 2012年
- 目的:制定素花党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以甘肃省素花党参道地产区不同产地征集的30份素花党参种苗为研究材料,在测定种苗单株鲜重、含水率、苗长、苗粗、芽体长和芽体个数等质量指标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苗类别,制定分级标准。结果:不同产地来源素花党参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不小于14.1 g,苗长不小于24.0cm,苗粗不小于1.17 cm;二级种苗单株鲜重3.5~14.0 g,苗长21.6~23.9 cm,苗粗0.68~1.16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1.9~3.4 g,苗长13.5~21.5 cm,苗粗0.54~0.67 cm。结论:征集的30份素花党参种苗样品中,一、二级种苗占66.7%,建议规范化生产中采用一、二级种苗。
- 李瑞杰陈垣郭凤霞孙连虎米永伟
- 关键词:种苗质量
- 蒙古黄芪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绿茎(L07-22)和紫茎(Z09-1)2个蒙古黄芪新品系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盐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指标,揭示其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电导率和细胞膜伤害率增加,幼苗的半致死NaCl浓度分别为150mmol·L^(-1)和130mmol·L^(-1)。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苗MDA含量在250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2.5和3.5倍,而在200mmol·L^(-1) NaCl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1.1和1.5倍。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的膜结构在盐胁迫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幼苗盐敏感损伤浓度为100~250mmol·L^(-1)。二者相比而言,蒙芪L07-22在测定的多数指标中表现出更高的苗期耐盐性。
- 赵锐明郭凤霞安黎哲陈垣郭爱峰曹师
- 关键词:NACL胁迫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膜脂过氧化可溶性糖
- 蒙古黄芪种子水浸液对不同种党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揭示蒙古黄芪种子的化感作用,并为探寻黄芪和党参间套种植提供信息。方法:对蒙古黄芪种子用蒸馏水浸种不同时间(12,24,36,48,60 h),以未浸提的蒸馏水(0 h)为对照,研究其浸提液对纹党参和白条党参2个党参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蒙古黄芪种子中存在一定的化感物质,其种子水浸液对不同种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在2个种中均表现一致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对不同种党参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促进后抑制,浸种24 h的蒙古黄芪种子水浸液可极显著改善不同种党参种子的萌发特性,而浸种60 h的水浸液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浸提60 h内的浸提液对不同种党参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显著抑制幼根伸长生长,随浸提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减弱但抑制作用增强,对党参种(白条党参)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蒙古黄芪种子内存在一定化感物质,在种皮未受损条件下,水浸提24 h后才开始浸提出其内源抑制物质,破除休眠提高发芽率。建议黄芪田可间套作适宜比例的党参,但要注意党参的配置比例因栽培种不同而异。
- 郭凤霞武志江陈垣席倬霞张小虎姚立荣陈翔
- 关键词:蒙古黄芪种子浸提液党参幼苗生长发育化感作用
- 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初冬季节和春季分期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和苗栽生长发育指标,旨在揭示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寻黄芪最佳育苗季节.结果表明:与春播田相比较,冬播田出苗期土壤含水量高,种子提早出苗14d,幼苗长势良好,但死苗严重,成苗后功能叶早衰脱落明显,后期长势反而不及春播田的水平.春播田出苗率虽低,但幼苗成活率高,后期生长势强,育成苗栽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提高,苗栽产量较冬播田增加(3 378.3±1 109.6)kg/hm2,单根鲜质量、单根长和芦头茎长分别增加0.729g、4.42cm和6.530cm,侧根数却显著减少,根腐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据此认为,黄芪露地育苗不适宜冬季播种,建议规范化生产中春播育苗.
- 李军贤陈垣郭凤霞梁伟杨慧珍赵亚兰
- 关键词:蒙古黄芪冬播春播种苗质量
- 甘肃宕昌县野生黄芪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踏查及实地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甘肃宕昌县野生黄芪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黄芪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药材储量。结果表明,宕昌县境内7个不同的植被类型,仅南河乡针叶林和阔叶林灌丛发现有野生黄芪居群分布,野生黄芪出现样地占宕昌县总调查样地的10.6%,野生黄芪出现样方占宕昌县调查总样方的0.38%。宕昌县野生黄芪资源分布面积约为2.53km2,药材储量约为19.368 9t。说明宕昌县境内野生黄芪资源极其稀少,分布范围极其狭窄。
- 何媛丽陈垣郭凤霞周传猛杨慧珍
- 关键词:资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