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402) 作品数:11 被引量:27 H指数:3 相关作者: 金邦荃 吴名草 赵莎莎 尹强 龚兰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分子结构解析 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分别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紫外光谱、氨基酸分析、质谱和分子信息技术,比较中国山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pig metmyoglobin,pMetMb)分子信息和三维结构。结果表明:pMetMb肽链至少含有133种氨基酸组分,但较hMb缺少脯氨酸(Pro)和精氨酸(Arg);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猪野生型gi|494385比对,其匹配度79.7%(置信度100%),故推测肽链长度在133~153之间。pMetMb含有7个α螺旋和2个310螺旋,由于310螺旋存在(马Mb没有),使肽链中疏水基团作用加强,形成更加紧密盘叠的球状亚基;第6和7螺旋的His64和His93的咪唑基团N(Im n—)与Fe2+/Fe3+键合,构成核心heme-Fe功能域;它镶嵌于蛋白质内部疏水结构内,更便于电子传递和Fe2+/Fe 3+氧化还原反应,维系肉色。 李亚东 吴名草 金邦荃关键词:高铁肌红蛋白 Α螺旋 猪心肌 杂交山猪肉色性状迁移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以不同杂交组合的成年山猪背最长肌(M.longissimus dorsi,LD)为研究对象,研究杂交山猪的肉色性状.三元杂交组合猪肉色评分和a*值(红度)高于二元杂交组合,且公猪高于母猪,肉色更鲜红.二元杂交组合大理石纹评分高于三元杂交组合,母猪高于公猪;且肉色b*值(黄度)也提示母猪高于公猪,二元高于三元;肉色黄度高表示肌内脂肪沉积相对就多.pH24分别与b*值、失水率间呈现显著性负相关(P<0.05);而肉色黄度b*值高,失水率低.肉色评分与L值(亮度)、a*值、b*值呈显著性相关,回归方程Y=6.83-0.107X1-0.027X2+0.261X3(R=0.597,P<0.05),其中L值、b*值贡献率比a*值大.研究表明,三元杂交组合可以很好地利用山猪优良肉质性状,保持理想的肉色;1/4山猪血统更有利于肉色红度性状表达;1/2山猪血统更有利于肉色黄度性状表达,且有利于肌内脂肪沉积. 龚兰 章熙霞 尹强 袁咏刚 赵莎莎 金邦荃关键词:背最长肌 杂交组合 猪肉质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2010年 分析了猪肉质性状分子遗传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猪肉质性状分子遗传研究提出了若干设想。 王薇 彭飞 章熙霞 许晓风关键词:分子 QUALITY MOLECULAR GENETICS STRATEGY 壳聚糖和壳寡糖对四种青霉病菌生长和病害控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开展了壳聚糖与壳寡糖对四种同属不同种青霉菌菌丝与孢子抑制作用及病害防治的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随着壳聚糖与壳寡糖浓度的升高,对四种青霉菌菌丝与孢子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总体上壳聚糖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壳寡糖。其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s Thorm)对壳聚(寡)糖的敏感性在四种青霉菌中最强,指状青霉菌(P.digitatum)敏感性最弱。在柑橘果实实验中,壳聚糖或壳寡糖对柑橘指状青霉病害控制效应最弱,对产黄青霉病害控制效应最强。在四种青霉中,壳聚(寡)糖对产黄青霉的抑制作用和病害控制最为明显,且壳聚糖效果好于壳寡糖。 马增新 杨玲玉 孟祥红关键词:壳聚糖 壳寡糖 青霉 抑菌 山猪MYF5基因SNPs及其形成的单倍型对部分肉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多个SNPs共同作用对肉质产生的作用,采用PCR-SSCP技术首次对杂种及纯种山猪的MYF5的全部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16.0分析单个SNP及SNPs组成的单倍型对部分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个外显子内检测到2个SNPs,即955 bp处的A→C的突变,形成2种基因型(AA型和AC型),1 038 bp处的G→C的突变,形成2种基因型(GG型和GC型),2个突变位点均未发现纯合的突变型;A/C突变位点对蛋白质影响显著(P<0.05);A/C和G/C突变位点单独对剪切力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组成的单倍型M-S(2个位点均突变)对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表明2个突变位点的互作会产生出新的遗传效应。3种单倍型AG、A-S和M-S在纯种山猪与杂种山猪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M-S单倍型不仅对蛋白质的影响显著(P<0.05),对剪切力的影响亦显著(P<0.05)。 赵丹璐 卢珊 张静 金邦荃 章熙霞 许晓风关键词:单倍型 VDR基因与猪肉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以成年杂交山猪背最长肌(LD)为对象,采用qRT-PCR荧光实时定量技术检测LD中的VDR基因表达量,并分析VDR基因与剪切力和失水率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当扩增条件适宜时,VDR基因可在骨骼肌细胞上充分表达。VDR基因在Ds(二元母猪)、DDs(三元母猪)和DDS(三元公猪)LD中的表达量依次递增,并呈现显著性及差(p<0.01)和(p<0.05),提示VDR基因表达量受杂交等级制约,也受性别影响。VDR基因分别与LD剪切力和失水率间呈中等程度负相关,推断VDR基因是影响猪肉嫩度的主效基因之一。 龚兰 金邦荃 章熙霞 赵莎莎 袁咏刚 朱云 尹强关键词:VDR 嫩度 剪切力 背最长肌 杂交山猪骨骼肌PPARγ、RARα基因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以3个山猪杂交组合为对象,分别测定18头猪的体脂和背最长肌(LD)脂代谢表观性状及LD肌细胞上PPARγ和RARα基因,研究上游基因对脂代谢的调控作用。首先优化该基因扩增条件,并采用qRT-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LD肌细胞上PPARγ和RARα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PPARγ和RARα基因均可在骨骼肌细胞上有效表达并与体脂和IMF代谢间呈一定关联度。1/2山猪血统母猪骨骼肌细胞PPARγ和RARα基因表达量均较高,且呈现PPARγ基因为主导的脂肪合成代谢倾向,表现为皮下和肌内BF和IMF明显增加,肉质改善(p<0.05和p<0.01)。1/4山猪血统的杂交公猪和母猪骨骼肌细胞PPARγ基因表达量趋于下降,在雄性激素伴随下DDS的RARα基因升高,呈现RARα基因主导下抑制皮下或肌内脂肪原母细胞分化,脂肪沉积量明显减少。 龚兰 金邦荃 章熙霞 尹强 袁咏刚 赵莎莎 朱云关键词:PPARΓ 脂代谢 背最长肌 紫外照射下高铁肌红蛋白变化的同步荧光光谱指认 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猪心肌和马心肌高铁肌红蛋白(pMetMb、hMetMb)被紫外光照射后的荧光光谱变化,紫外光照射时间共设6个梯度,分别是0、5、10、20、30、60min。随着紫外光的照射,MetMb高级结构发生蜕变。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指认了紫外照射对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的影响,紫外照射0~5min氨基酸残基吸收强度减小;5~30min吸收强度总体保持上升趋势;30~60min吸收强度减小。且指认出MetMb中Trp在该蛋白质肽链中的比例高于Tyr,pMetMb和hMetMb两种荧光光谱谱征变化类似。进一步指认了MetMb的heme-Fe3+荧光谱征变化,照射5min时heme-Fe3+荧光吸收强度降低,10min时荧光吸收强度有所跳跃,20min后持续下降,heme-Fe3+高级结构明显降解或被破坏,可能是MetMb丧失生物活性的又一荧光光谱变化特征。 吴名草 金邦荃 陈许明 冯玉英 黄鹤勇关键词:光谱学 高铁肌红蛋白 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高级结构及功能域的荧光表征 2013年 猪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pMetMbase A)是肌红蛋白氧化还原系统中被新认识的还原酶,它的分子结构有待荧光光谱表征。本研究采用普通及同步荧光法,以求证该酶特征荧光发射光谱和结构功能域。pMetMbase A的优化荧光光谱条件是,扫描速度600nm/min、光栅狭缝10nm、溶液浓度1.0×10-2mmol/L、激发光波长270nm和波长差20nm。结果表明,pMetMbase A具有自己的特征荧光发光谱带;311和349.5nm处分别是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特征荧光;650nm处是其卟啉环-铁(heme-Fe)双硫键的特征荧光,推测为电子传递和还原反应的核心活性位点。因此,该pMetMbase A具备蛋白质的肽链和heme-Fe结构。 陈许明 金邦荃 冯玉英 吴名草 黄鹤勇关键词: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 功能域 荧光光谱 猪心肌 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荧光光谱测定条件的确定及功能域的指认 被引量:2 2015年 以纯猪心肌高铁肌红蛋白(p Met Mb)为对象,建立荧光光谱条件并经同步荧光指认其主要功能域.研究表明,以600 nm/min扫描速度和中等响应时间为基本条件,p Met Mb的适宜荧光光谱条件分别是20 mmol/L p Met Mb、10 nm狭缝宽度和270 nm或430 nm为激发光波长.经同步荧光光谱解析,酪氨酸(Tyr-)、色氨酸(Trp-)和铁卟啉环(heme-Fe3+)荧光特征峰分别在312、355和630 nm处.270 nm是Trp-和Tyr-适宜激发光波长,而430 nm是heme-Fe3+适宜激发光波长.与马肌红蛋白(h Mb)比较,其Trp-和heme-Fe3+荧光光谱特征峰出现红移.430 nm可激发630 nm处heme-Fe3+,发生电子迁移和能量跃迁.随着Trp-和heme-Fe3+特征峰的红移,推测p Met Mb中heme-Fe由五配位高自旋(Fe2+)转变为六配位低自旋(Fe3+). 吴名草 金邦荃 冯玉英 陈许明 黄鹤勇关键词:功能域 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