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5Z106) 作品数:5 被引量:13 H指数:2 相关作者: 陆洪斌 陈兆安 张卫 虞星炬 金美芳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CO2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光合放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比较通入空气及不同φ(CO2)(1%、3%、5%、10%、15%)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光合放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2含量对扁藻生长及光合放氢均有影响,其中φ(CO2)为3%时培养及光合放氢的效果最好,培养的藻细胞10 d细胞密度倍增3.8倍,比生长速率为0.134 d-1;培养到第7 d,细胞密度调整为6×106个/mL,暗诱导12 h后,在15μmol/L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作用下连续光照24 h,培养的藻细胞产氢量提高70%,最大比产氢速率为3.24 mmol/(g.h).代谢分析表明,φ(CO2)为3%时培养的藻细胞淀粉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1倍,CO2作为惟一碳源时淀粉含量与产氢量密切相关.利用CO2培养提高扁藻细胞产氢量的工艺有利于温室效应气体的减排. 郭祯 陈兆安 陆洪斌 虞星炬 金美芳 张卫关键词:亚心形扁藻 CO2 光生物反应器 海洋绿藻光解海水制氢新技术 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及CO2减排压力日趋严重,发展氢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新战略是解决这一困局的理想方法。氢能经济的核心是氢能的高效、清洁、低成本、可再生的规模制备,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可将太阳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洁净、可再生的氢能,是世界发达国家重点支持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制氢新技术,其中微藻光解水制氢在光能系统的自组织、能量的自发积累和能量的定向转化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已成为太阳能直接转化制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关键词:光解水 制氢 海洋绿藻 氢能经济 CO2减排 亚心形四爿藻氢酶的稳定性及初步纯化 被引量:1 2010年 亚心形四爿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是一种具有高产氢能力的海洋绿藻,在厌氧环境中经暗诱导调控,可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产氢。氢酶是亚心形四爿藻进行光合产氢的关键酶,本文研究了在厌氧环境中连二亚硫酸钠、β-巯基乙醇和丙三醇等试剂对氢酶的稳定性影响,考察了硫酸铵分级沉淀对氢酶的纯化效果及回收情况。结果表明,连二亚硫酸钠和丙三醇均能对氢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60%~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出的蛋白样品比酶活较高,且所含其他蛋白较少,可用于氢酶的进一步纯化。 彦飞 陈兆安 曹旭鹏 陆洪斌 薛松 张卫厌氧条件下扁藻破碎方法及其对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分离纯化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体内的可溶性氢酶,研究了在厌氧环境下藻细胞的破碎方法,以及各种破碎条件对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法在输出功率为400 W、超声为5 s、间歇为10 s、工作20次的条件下,破碎细胞后溶液中总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73 g/L.珠磨法和体积分数为0.2%的Triton X-100法破碎的鲜细胞的氢酶提取效率较高,分别为1.44 U/g和1.27 U/g,其中使用Triton X-100法破碎后的粗提液所含其他蛋白的种类较少.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足够量的氢酶进行下一步纯化,因此Triton X-100法是最合适的方法. 彦飞 陈兆安 陆洪斌 虞星炬 金美芳 张卫关键词:细胞破碎 亚心形四爿藻培养和产氢过程一体化平板光生物反应系统 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整合了燃料电池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探讨了将亚心型四爿藻高密度培养和产氢两段工艺一体化集成的可行性.在培养阶段通入体积分数为2%~5%的CO2可使藻细胞迅速增殖,9 d内即可达到产氢要求的生物量(8.5×10^6cell/mL).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选择2%的CO2培养的藻进行后续的产氢实验.结果表明,PSⅡ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通过对产氢动力学曲线的分析,计算出最大产氢速率为1.1 mL/(h·L),持续产氢时间为60 h. 郑阳 陈兆安 傅赟彬 陆洪斌 张卫关键词:叶绿素荧光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