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10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淑娟禚玉群赵博曹萌姜家宗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纳米
  • 1篇气液传质
  • 1篇微细颗粒
  • 1篇纳米TIO2
  • 1篇纳米流体
  • 1篇传质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赵博
  • 2篇禚玉群
  • 2篇王淑娟
  • 1篇姜家宗
  • 1篇张宇
  • 1篇曹萌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细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研究综述被引量:8
2014年
气液传质广泛存在于气体分离等化工过程中,强化气液传质有助于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在气液两相体系中加入第三分散相固体颗粒是强化气液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文对微米颗粒及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比较,对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传统气液传质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3种被学者广泛认可的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机制,简单介绍了几个可以微观上解释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现象的均相和非均相模型,比较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准确度。最后,在对已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姜家宗赵博曹萌禚玉群王淑娟
关键词:微细颗粒气液传质纳米流体
纳米TiO2颗粒强化CO2吸收的研究
2016年
本文研究了纳米TiO_2颗粒对碳酸丙烯酯(PC)吸收CO_2的影响,并基于输运机理、微对流机理,建立了三维非稳态多粒子双机理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纳米流体的黏度随着颗粒纳米颗粒粒径越小,增强因子越大固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增强因子随着颗粒固含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固含量;颗粒固含量较小时,相同固含量,纳米颗粒粒径越小,增强因子越大;颗粒固含量较大时,相同固含量,纳米颗粒粒径越大,增强因子越大;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增大,最佳固含量逐渐增大;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的较好,模型可以预测实验结果。
张宇赵博禚玉群王淑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