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GJN04-0102)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于文喜王洋李春明高丹丹戴伟男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杨树中总酚与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杨树中总酚与黄酮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样品制备方法为50%乙醇超声波(40kHz)提取5min。用上述方法测定了秋冬气候骤变时银中杨和迎春5号中叶片总酚和黄酮含量的变化。银中杨叶片的总酚和黄酮含量随气温升、降而增、减,变化幅度较小。迎春5号叶片则不同,在气温降低时能迅速(稍有滞后)增加总酚和黄酮含量,并在气温升高时回落,变幅较大。
- 李春明李正华于文喜戴伟男
- 关键词:杨树气温变化总酚黄酮
- 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测定不同季节迎春5号杨和银中杨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结果表明,迎春5号杨与银中杨对于季节变化表现出的规律不同,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末迎春5号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7mg/g,而在10月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银中杨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减少,9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10月末杨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又明显减少。
- 李京王伟功于文喜李春明
- 关键词:杨树可溶性蛋白质
- 杨树叶片酚类物质对秋季温度骤降的响应被引量:7
- 2009年
- 秋季,在黑林五号杨、黑林三号杨和中绥杨尚未进入休眠期时对其进行了温度骤降处理,观测温度骤降对黑林五号杨、黑林三号杨和中绥杨叶片的膜透性以及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5叶片细胞膜对低温伤害的自我保护功能最强,A43次之,中绥最弱。此外,抗冻性较弱的中绥叶片中总酚、木质素、缩合单宁含量较低,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3种杨树叶片中总酚、黄酮、木质素的含量在温度骤降时均无显著变化,叶片中缩合单宁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因杨树的抗冻性而不同。
- 高丹丹王洋于文喜
- 关键词:杨树叶片酚类物质膜透性
- 杨树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 2007年
- 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方法测定了秋冬气候骤变时银中杨和迎春5号中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银中杨叶片中缩合单宁含量低于迎春5号,银中杨叶片的缩合单宁含量基本上随气温升降而增减,变化幅度较小;迎春5号叶片则不同,在气温降低初期能迅速增加缩合单宁含量,并在气温升高时回落,变幅较大。
- 李春明王洋于文喜
- 关键词:杨树气温变化缩合单宁
- 杨树酚类物质对春季温度骤降的响应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春季,对芽萌动期、芽开放期和展叶始期的黑林三号(P.psuedo-simonii×P.nigra×P.nigraCL.‘HeilinⅢ’,抗冻能力较弱)、黑林五号(P.psuedo-simonii×P.nigra×P.nigraCL.‘A5’,抗冻能力一般)、小黑杨(P.xiaoheiHuang,抗冻能力较强)进行了5℃或10℃温度骤降处理,并观测了温度骤降对不同抗冻能力杨树枝皮中4种酚类物质(缩合单宁,木质素,总酚,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时期,温度骤降幅度越大,酚类物质含量升高越多;芽萌动期,经-5℃温度处理的杨树枝皮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大。从酚类物质的类别角度看,抗冻能力较强的小黑杨中木质素含量变化显著,抗冻能力较弱的黑林三号和抗冻能力一般的黑林五号,则是缩合单宁和总酚的含量变化显著,黄酮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抗冻能力的杨树间差异不大。
- 李春媛王洋于文喜
- 关键词:杨树酚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