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08)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何培民于克锋柴召阳霍元子刘媛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马尾藻
  • 2篇生态修复
  • 2篇环境因子
  • 2篇ITS
  • 1篇大型海藻
  • 1篇岛屿
  • 1篇营养化
  • 1篇藻类
  • 1篇藻类生长
  • 1篇溶解性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综合评价
  • 1篇枸杞
  • 1篇无机碳
  • 1篇光合色素
  • 1篇光合作用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机构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浙江省近岸水...

作者

  • 4篇何培民
  • 3篇于克锋
  • 2篇霍元子
  • 2篇吴海龙
  • 2篇刘媛媛
  • 2篇柴召阳
  • 1篇林琪
  • 1篇刘波
  • 1篇张鹏
  • 1篇郑雅友
  • 1篇李雷斌
  • 1篇王铁杆
  • 1篇张建伟
  • 1篇谢起浪
  • 1篇陈少波
  • 1篇黄瑞芳
  • 1篇何青
  • 1篇钟晨辉
  • 1篇韩芳
  • 1篇蔡一凡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典型岛屿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与生态修复
当前,由于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大部分海藻场均处于退化状态。2011年我们采用指标体系法,对对浙江2个典型岛屿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从藻场生态系统压力、藻场水质状态、藻场生物群落结构和藻场生态系统功能4个方...
柴召阳霍元子马家海严兴洪周志刚何培民
关键词:综合评价生态修复
文献传递
枸杞岛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9
2013年
采用指标体系法,对枸杞岛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从藻场生态系统压力、藻场水质状态、藻场生物群落结构和藻场生态系统功能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建立海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岛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为0.58,属中度退化、Ⅲ类退化级别,藻场附近海域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值为5.47,富营养化压力对该藻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影响最大。本研究同时还对藻场退化原因做了分析,为该藻场修复方法的选择和修复目标奠定了基础。
柴召阳霍元子于克锋何青韩芳何培民丁德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吸收溶解性无机碳及提升海水pH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探讨了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加富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溶解性无机碳(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强度对瓦氏马尾藻的DIC吸收速率及海水pH提升速率影响显著(P<0.05),在光照强度60μmol/(m2·s)、温度20℃条件下,瓦氏马尾藻对DIC吸收速率和海水pH提升速率最大,分别高达82.14μmol/(g·h)和0.138/(g·h),当环境条件低于或高于这一阈值,藻体对DIC吸收和海水pH提升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氮、磷加富能够显著提高瓦氏马尾藻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P<0.05),高氮、磷(HNP)组藻体对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均显著高于低氮、磷(LNP)组(P<0.05),且N、P的添加对增加藻体吸收DIC及提升海水pH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为利用瓦氏马尾藻增养殖技术进行近岸富营养化及藻场退化海域生态修复及减缓海洋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庆莹吴海龙刘媛媛刘媛媛何培民
关键词:PH环境因子
我国海洋富营养化趋势与生态修复策略被引量:18
2013年
在我国近海超量受纳污染物而发生严重富营养化,以及赤潮和绿潮频发的形势下,养殖大型海藻是修复海洋生态之有效途径。一系列近海养殖实验研究也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明。
柴召阳何培民
关键词:富营养化赤潮生态修复大型海藻
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研究不同温度(10、15、20、25、30℃,光照强度80μmol·m–2·s–1,盐度30)、光照强度(20、60、100、200、300μmol·m–2·s–1,培养温度20℃,培养液盐度30)和盐度(盐度10、20、30、40和50,培养温度20℃,光照强度80μmol·m–2·s–1)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中,瓦氏马尾藻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15~20℃,最适温度为20℃;光照强度20~60μmol·m–2·s–1;盐度20~40,最适盐度为30。最高特定生长率达5.80%·d–1。温度高于25℃或光照强度大于200μmol·m–2·s–1或盐度小于10或大于50藻体2两周后基本停止生长并出现发白、变软、腐烂现象。温度10~20℃、光照强度20~60μmol·m–2·s–1、盐度20~40时较适宜瓦氏马尾藻光合色素的积累。温度20℃、光照强度100μmol·mg–1·h–1、盐度30时瓦氏马尾藻的光合放氧活性最高,最高值达258.50μmol·m–2·s–1。与低光强相比高光强对瓦氏马尾藻光合放氧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瓦氏马尾藻的栽培和藻场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建伟刘媛媛吴海龙霍元子于克锋何培民
关键词:环境因子藻类生长光合色素光合作用
基于5.8S rDNA-ITS序列的我国浙江沿海铜藻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调查我国浙江沿海铜藻(Sargassum horneri)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浙江省南麂岛火焜岙、洞头岛、枸杞岛的野生群体和南麂岛马祖岙养殖群体的铜藻44个样品的5.8S rDNA-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获得DNA片段长度为1485 bp,包括部分ITS1、完整的5.8S rDNA和部分ITS2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仅有1个变异位点,说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较低。另外,将包含这一变异位点的基因型与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另外2株铜藻的5.8S rDNA-ITS区序列进行比对,共有31个变异位点,其中插入/缺失位点10个。因此,建议加快人工铜藻场的建设以及野生铜藻场的恢复,保持铜藻场的生态平衡。
蔡一凡张鹏王铁杆陈少波谢起浪
一种绿色真江蓠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应用rDNA-ITS和线粒体cox1片段扩增序列,分析了厦门杏林湾的2株绿色未知江蓠(Gracilaria sp.;四分孢子体GR-1和雌配子体GR-2)及2株紫褐色真江蓠(G.vermiculophylla;四分孢子体PU-1和雌配子体PU-2).运用MEGA5.0估算了4个供试样本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ITS序列分析显示绿色未知江蓠GR-1、GR-2都与真江蓠聚集在一起,推断两者与真江蓠的亲缘关系非常近.cox1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绿色未知江蓠GR-1、GR-2和紫褐色真江蓠PU-1、PU-2都与索引的真江蓠聚集在相同类群.其中GR-1、GR-2与真江蓠JQ619142、JQ619143的相似度都为100%,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02,低于种群内部的遗传距离范围0.000~0.015,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绿色未知江蓠是真江蓠.联合ITS和cox1片段序列的分子标记适用于真江蓠的种质鉴定.
钟晨辉黄瑞芳林琪郑雅友李雷斌刘波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ITS分子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