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465 被引量:9,451H指数:29
相关作者:胡以华孙晓泉李志刚凌永顺郑启光更多>>
相关机构: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38篇期刊文章
  • 21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56篇电子电信
  • 409篇理学
  • 319篇机械工程
  • 30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1篇航空宇航科学...
  • 43篇电气工程
  • 36篇医药卫生
  • 29篇化学工程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文化科学
  • 16篇兵器科学与技...
  • 14篇生物学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冶金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28篇激光
  • 256篇光学
  • 229篇激光器
  • 178篇光纤
  • 163篇红外
  • 120篇图像
  • 118篇通信
  • 101篇激光技术
  • 101篇光技术
  • 88篇脉冲
  • 88篇放大器
  • 80篇光子
  • 79篇非线性光学
  • 76篇折变
  • 76篇光束
  • 75篇光折变
  • 75篇复用
  • 73篇光电
  • 71篇波长
  • 62篇孤子

机构

  • 2,4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84篇解放军电子工...
  • 84篇电子工程学院
  • 66篇运城学院
  • 52篇中国科学院
  • 48篇深圳大学
  • 36篇武汉光电国家...
  • 33篇安徽省电子制...
  • 23篇西安电子科技...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9篇国防科技大学
  • 18篇安徽省红外与...
  • 17篇武汉大学
  • 17篇湖南理工学院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武汉理工大学
  • 13篇华中光电技术...
  • 12篇襄樊学院
  • 1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192篇刘德明
  • 162篇黄德修
  • 127篇刘劲松
  • 107篇易新建
  • 91篇程祖海
  • 81篇杨坤涛
  • 80篇陈海清
  • 76篇曾晓雁
  • 72篇孙军强
  • 67篇吉选芒
  • 67篇胡以华
  • 59篇王又青
  • 49篇孙晓泉
  • 48篇时家明
  • 48篇曹明翠
  • 48篇陈四海
  • 42篇李正佳
  • 42篇姜其畅
  • 41篇罗风光
  • 39篇唐霞辉

传媒

  • 154篇激光技术
  • 142篇红外与激光工...
  • 116篇光学与光电技...
  • 112篇中国激光
  • 9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4篇光子学报
  • 83篇物理学报
  • 76篇光通信研究
  • 68篇光学学报
  • 66篇激光与红外
  • 57篇激光杂志
  • 55篇光电工程
  • 49篇光通信技术
  • 47篇光电子.激光
  • 47篇激光与光电子...
  • 40篇应用激光
  • 36篇半导体光电
  • 36篇第十五届全国...
  • 33篇强激光与粒子...
  • 31篇红外技术

年份

  • 7篇2023
  • 7篇2021
  • 2篇2020
  • 14篇2019
  • 27篇2018
  • 61篇2017
  • 58篇2016
  • 56篇2015
  • 63篇2014
  • 62篇2013
  • 111篇2012
  • 186篇2011
  • 153篇2010
  • 104篇2009
  • 88篇2008
  • 224篇2007
  • 262篇2006
  • 212篇2005
  • 258篇2004
  • 221篇2003
2,4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传送网的光监控信道技术被引量:3
2000年
介绍了光传送网的功能分层结构、网络的生存性及安全性能要求 ,确定了光传送网的管理功能 ,着重分析了 OADM/OXC系统光监控信道技术 .
刘琼陈海清
关键词:OADMOXC光传送网光监控信道光通信
光与新型氧化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文章概述了光与几种新型氧化物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应用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新型氧化物包括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巨磁电阻材料和铁电体 .介绍了光激发状态下氧化物的输运特性、电磁特性的变化规律 ,报道了近年来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总结了光与氧化物相互作用时有关光响应和光激发的可能机制 ,讨论了现有实验结果的潜在应用 ,指出了将来在材料工程、光电器件。
郝建华
关键词:钙钛矿氧化物光激发相互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算法的实验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边缘检测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对数字图像处理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VC++编程对各种算法进行实现,通过比较得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应用采用哪种算法提供对照和参考。
吴健辉杨坤涛
关键词:图像处理边缘检测算子VC++
半导体光放大器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被引量:5
2004年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环镜的非归零信号时钟分量提取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不仅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分段模型分别对简化方案和抽运探测方案进行了 2 .5Gbit/s下的数值模拟 ,而且实验上采用这两种方案分别将 2 .5Gbit/s的非归零信号转换为包含其时钟分量的相应的伪归零信号。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 :采用简化方案时转换输出的伪归零信号所包含的时钟分量的强度小于采用抽运探测方案的情况。 10Gbit/s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码型效应尚能容忍的前提下简化方案工作速率的上限小于抽运探测方案。
洪伟黄德修
关键词:激光光学半导体光放大器光纤环镜
光纤通道交换机MAC帧处理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05年
介绍了1Gb/s速率8×8光纤通道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并详细论述了光纤通道交换机帧处理流程和基于FPGA的帧处理的设计与实现。经过时序仿真,验证了帧处理设计的正确性。该设计与实现对完成光纤通道交换机的研制具有典型意义。
曾炼成曹明翠罗志祥黄平
关键词:光纤通道交换机CRCMACFPGA
高速PCB设计技术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计算机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相同性能产品的时钟更为提高。随之而来的电磁兼容问题,使得印制电路的设计变得困难。文章介绍了一些高速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和发展趋势,指出一系列可以遵循的法则。
冯源樊祥迮剑舟程炜梁阔
关键词:高速PCB电磁兼容
使用高非线性光纤在高速环境下实现超连续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得到适用于40 Gb×N WDM的相干光源,对40 Gb/s超短脉冲源的1550 nm波段利用高非线性光纤(HNLF)进行展谱。并且,通过与标准单模光纤级联的啁啾脉冲压缩的优化方案在抽运光平均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C波段的光谱展宽,3 dB带宽达到9.32 nm。在获得超连续谱后,按100 GHz(0.8 nm)的信道间隔进行谱切片即可得到WDM所需要的光源,从而为实现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通信用光源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刘莹松元秀华夏舸
关键词:超连续谱高非线性光纤自相位调制
圆柱面镜用于端面抽运光束整形误差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简化二极管端面抽运固体激光器的快轴准直,建立了圆柱面镜和聚焦镜作为二极管快轴准直系统的模型,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法和关键参数的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论证了以圆柱面镜做二极管激光器快轴校准的可行性,抽运光腰斑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通过选择柱面镜半径、光源到柱面镜的距离、柱面镜到聚焦镜的距离及聚焦镜焦距来控制。结果表明,当柱面镜半径3mm、光源到柱面镜的距离0.7mm、柱面镜到聚焦镜的距离及聚焦镜焦距5mm时,抽运YAG晶体可以得到大于47%的光-光效率。
王英陈培锋詹鹏
关键词:激光光学
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与电场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 .
刘小英方大雨刘晓军龚荣洲张仲甫
关键词: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电场汽车工程
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功率转换效率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在定义光纤喇曼放大器 (FRA)功率转换效率 (PCE)的基础上 ,考察了不同工作条件下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功率转换效率 ,分析PCE与光纤喇曼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功率、输入泵浦功率和光纤长度的关系 ,比较了分布式与集总式FRA的功率转换效率 ,给出提高FRA功率转换效率的途径。
梅进杰刘德明黄德修
关键词:光放大光纤喇曼放大器功率转换效率增益饱和
共2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