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341 被引量:2,994H指数:28
相关作者:刘忠保李维峰何宏李建华林九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1篇天文地球
  • 7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2篇盆地
  • 83篇油气
  • 51篇储集
  • 48篇油田
  • 45篇储层
  • 44篇储集层
  • 43篇地层
  • 43篇塔里木盆地
  • 33篇勘探
  • 32篇地质
  • 26篇气藏
  • 25篇沉积相
  • 23篇油气勘探
  • 21篇油气藏
  • 21篇三角洲
  • 21篇层序
  • 19篇碳酸
  • 19篇碳酸盐
  • 18篇盐岩
  • 18篇碳酸盐岩

机构

  • 341篇江汉石油学院
  • 4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长庆石油勘探...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辽河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塔里木石油勘...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9篇高振中
  • 28篇肖传桃
  • 24篇张春生
  • 24篇胡明毅
  • 23篇刘学锋
  • 22篇张昌民
  • 21篇朱忠德
  • 21篇郭建华
  • 19篇何幼斌
  • 19篇胡望水
  • 18篇肖安成
  • 18篇李维锋
  • 16篇罗顺社
  • 16篇刘生国
  • 15篇李建明
  • 15篇刘忠保
  • 14篇彭德堂
  • 14篇陈恭洋
  • 13篇李少华
  • 12篇王新海

传媒

  • 154篇江汉石油学院...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沉积学报
  • 14篇新疆石油地质
  • 8篇石油天然气学...
  • 7篇海相油气地质
  • 7篇沉积与特提斯...
  • 6篇矿物岩石
  • 6篇西安石油学院...
  • 5篇江汉石油学院...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5篇石油地球物理...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钻采工艺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古生物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质地球化学
  • 3篇试采技术

年份

  • 1篇2005
  • 10篇2004
  • 44篇2003
  • 27篇2002
  • 26篇2001
  • 32篇2000
  • 19篇1999
  • 29篇1998
  • 29篇1997
  • 30篇1996
  • 20篇1995
  • 15篇1994
  • 15篇1993
  • 15篇1992
  • 13篇1991
  • 11篇1990
  • 5篇1989
3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顺序指示随机模拟法研究沉积微相被引量:11
2003年
沉积微相是影响储集层非均质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储集层参数场的展布。因此,在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中,只有确定了沉积微相的边界和分布,才能更好地进行储集层参数的预测。以往微相边界大多是地质人员根据专家知识来推断,具有主观性。顺序指示模拟方法是以指示克里金为基础的一种随机模拟方法。文中将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应用于P油田长4+52油组沉积微相的分布研究中。结果表明,顺序指示模拟方法不仅能反映参数的细节变化,并能够表征由于缺乏资料等原因而引起的不确定性。因此,该方法适于研究储层的沉积微相,应用效果较好。
刘军李少华汪海涛
关键词: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
湖南石门地区灯影组沉积环境与成岩特征被引量:2
1992年
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组合、沉积序列等标志,该区灯影组可划分为局限台地潮坪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礁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盆地边缘相5种不同的沉积相带,其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白云石化、溶解作用、硅化作用、破裂和充填作用等。所经历的成岩环境为海底潜流、大气淡水潜流、浅埋藏、深埋藏和表生成岩环境。最后对该区碳酸盐岩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论述。
胡明毅朱忠德郭成贤
关键词: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碳酸盐岩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低阻油气层中的应用被引量:5
1997年
常规的测井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低含油饱和度、低电阻率的油气层。本文根据五里湾地区长6油层组在电测井曲线上表现的低阻响应特征,结合地质和测试资料,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方法研究和识别此类油气层。该方法具有较快的速度,标准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且适用于非线性、非指数或非对数分布,计算工作量小。依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处理了一些原来被解释为水层而实际为低阻油层的井段,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施冬郭甲世
关键词:低阻油气层电阻率
桑植-石门复向斜成藏条件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从烃源岩、储层、盖层(保存条件)及圈闭等因素入手,探讨了桑植-石门复向斜地区震旦-志留纪地层的油气成藏特征。认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和较好的储集条件,在断层不发育地区油气保存条件良好。岩性圈闭形成在三叠系以前的古生代地层中,而构造圈闭则受燕山运动影响。结合生烃史与区域构造演化规律来看,研究区东北部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地区。
文志刚杨申谷李建明郭建华
关键词: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油气成藏古生代
低渗气井压力恢复资料解释新方法被引量:4
1998年
低渗气藏早期压力恢复资料由于受相态变化和非达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可靠的解释。利用Duhamel原理推导出利用早期资料求地层压力的公式,再利用该压力作为匹配控制点,用早期资料在理论图版上进行匹配,从而求出地层参数。用此方法可有效地利用气井压力恢复早期的测试资料,缩短关井时间。由于用地层压力作为统一控制条件,因此,用该方法求得的地层参数可信度高。
郭康良周丽娟
关键词:低渗气井气井试井
底辟构造成因类型被引量:18
1997年
依据底辟物质来源的深度,把底辟构造分为深源型和浅源型两大类。浅源型底辟构造有凸起差异负荷型、基底断层控制型、重力扩展差异负荷型及盖层断层控制型4种成因类型。凸起差异负荷型是由塑性岩层上覆沉积层的差异负荷作用使塑性岩层向古凸起上流动形成的;重力扩展差异负荷型是由古斜坡上塑性岩层因其上覆沉积层差异负载作用而流动集中上拱形成的;基底断层控制型是由基底断层活动导致塑性岩层流动集中所引起的;盖层断层控制型发育于断层下盘,它是塑性岩层上覆沉积层拉张断裂导致塑性层流动上拱所形成的。深源型底辟构造是指岩浆沿深大断裂侵入或喷发导致盖层变形所形成的构造。论述了各类底辟构造的构造成因机制及平面和剖面的识别标志,并用实例对每类底辟构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证。绝大多数浅源型底辟构造发育定型于油气盆地演化的中晚期,与油气运聚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各类底辟构造有其独特的控油作用。
胡望水薛天庆
关键词:底辟构造油气运聚构造型式油气圈闭
超短半径水力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4年
水力水平钻井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和方法 ,它属于超短半径水平井范畴 ,可以利用水平井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以产能为出发点 ,分析了地层厚度、储层各向异性、水平井段的长度、水力水平井半径以及表皮系数等与水平井和直井的产能比的影响 ,得出了水力水平钻井技术适用的地质条件。
席长丰江山马卫国胡强法
关键词:水平井计算方法水平钻井表皮系数泄油半径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数学化思维定向
2000年
对地球科学研究者而言 ,建立起正确的、符合现代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的思维方式十分必要。根据目前地球科学所面临的巨大变革 ,认为要更加注重非线性思维。
许晓宏
关键词:地球科学思维定向
基于单井资料的早期油藏评价被引量:6
1997年
以一个单井探明的油藏为例,阐述了利用第一口出油探井资料进行油藏区块评价的基本流程,该流程包括:①通过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研究评价储层的静态特征,结合构造研究成果建立油藏的静态地质模型;②以试井资料分析为主,结合钻井工程和地质录井资料,评价油藏动态特征;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估算油藏区块静态风险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④应用节点分析法进行油藏产能规划,以动态资料评价产能。近5年的开采动态表明,评价结果是准确的。
陈恭洋郭康良王雪梅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藏动态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含油气系统研究——开鲁盆地龙湾筒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被引量:6
2000年
结合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 ,建立了开鲁盆地龙湾筒凹陷下白垩统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研究预测了各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对该地区的油气成因、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认为该凹陷下白垩统仅有一个含油气系统 ;并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剖析了该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是层序 2 (对应九佛堂组下部 )的泥岩 ,而非一般认为的整个九佛堂组 ,较好地解释了原九佛堂组上、下烃源岩在成熟度演化上的差异。此外 ,通过对含油气系统各要素的分析 ,评价了该区勘探潜力及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许晓宏瞿辉潘继平李真济肖乾华李金有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油气聚集区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