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63 被引量:341H指数:11
相关作者:赵振东郭亚和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贵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9篇网络
  • 7篇接入
  • 7篇功率分配
  • 7篇传感
  • 6篇拥塞
  • 6篇拥塞控制
  • 6篇资源分配
  • 6篇无线传感
  • 6篇无线传感器
  • 6篇多址
  • 6篇感器
  • 6篇传感器
  • 5篇多播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传感器网
  • 5篇传感器网络
  • 4篇通信
  • 4篇能量消耗
  • 4篇粒子群

机构

  • 63篇南京邮电大学
  • 6篇贵阳学院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江苏省邮电规...
  • 2篇江苏中烟工业...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南京龙渊微电...

作者

  • 13篇宋荣方
  • 12篇张玲华
  • 9篇张顺颐
  • 9篇陈思光
  • 8篇张牧
  • 5篇李君
  • 4篇王攀
  • 4篇王浩云
  • 3篇赵学健
  • 3篇孙雁飞
  • 2篇吴蒙
  • 2篇龙华
  • 2篇周雷
  • 2篇袁源
  • 2篇孙知信
  • 2篇刘伟彦
  • 1篇顾大刚
  • 1篇严军荣
  • 1篇赵振东
  • 1篇田峰

传媒

  • 15篇南京邮电大学...
  • 6篇电子与信息学...
  • 5篇电子设计工程
  • 4篇电信科学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技术与市场
  • 2篇电子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应用科学学报
  • 2篇软件导刊
  • 1篇电讯技术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通信电源技术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2025年
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中由于源图像信息特征不同而产生的全局结构和细节信息无法保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稀疏分解(Low-rank Sparse Decomposition,LRSD)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最优方向选择(Method of Optimal Directions,MOD)、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和背景字典3种字典学习方法构造字典,并采用低秩表示(Low-rank Represention,LRR)对源图像分解得到低秩部分和稀疏细节部分,其中低秩部分保留了源图像的全局结构,稀疏部分突出了源图像的局部结构和细节信息。在融合过程中,对低秩部分和稀疏部分分别采用加权平均与l_(2)-l_(1)范数约束策略进行融合,保留了全局对比度和像素强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融合算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图像视觉效果和定量评价指标方面有显著提升。采用MOD和K-SVD方法进行字典训练,得到的融合图像在定量评价指标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SSIM)、视觉信息保真度(Visual Information Fidelity,VIF)、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和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上分别提高了约6%、27%、9.6%、2.4%和3.4%;采用背景字典方法进行字典训练,得到的融合图像在定量评价指标MI、SSIM、SD、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PSNR上分别提高了约23%、29%、1.2%、33%和4.5%。
张思宇江雪侯晓赟
关键词:字典学习图像融合
WSN中基于区域感知的改进AODV路由协议被引量:2
2023年
AODV路由协议是无线自组网中的经典协议,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但是该协议在路由发现阶段通过跳数建立路径,导致网络拥塞严重、部分节点过早失效以及活动路由频繁断裂,从而引起传输时延延长、路由开销增大、网络寿命缩短等问题。针对WSN中能量分布不均衡以及对邻居节点依赖性强的特点,提出基于区域感知的改进AODV路由协议。在路由发现阶段,引入QoS需求参数中的时延作为路径主权重,并计算区域变化率对路径主权重产生的正负增益,采用最优路径选择算法选取权重最小的路径,并将其作为最优路径。在路由维护阶段,通过计算区域能量和节点距离,丢弃区域中质量较差的节点,减少冗余拓扑和链路故障现象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AODV协议,该协议的端到端时延和路由开销分别降低47.73%和48.00%,分组转发率和网络生存时间分别提升6.97%和14.80%。
杨敏张玲华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AODV路由协议邻居节点
一种适用于分层多播的RTT估算方法
2010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中的往返时间(RTT)估算方法。该估算方法中,分层多播会话中未被抑制的接收者进行RTT测量,被抑制接收者进行单向延时测量来估算RTT值,同时该方法采用优先级因子将经常被抑制的接收者和具有较大RTT的接收者考虑在内。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张牧王攀
关键词:分层多播拥塞控制往返时间
基于雾计算的智能电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聚合研究被引量:48
2019年
近年来,智能电网正以新一代电力网络的身份飞速发展,但在新技术应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隐私泄露威胁。为了应对这类信息安全问题,相关研究通常从智能电表数据和智能电表身份两个方面进行隐私保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雾计算的智能电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聚合方案,该方案利用云雾合作的多级聚合模型和同态加密算法,对智能电表实时数据进行多层隐私保护。实时数据在智能电表端通过加密获得第一层隐私保护,在雾端进行细粒度聚合获得第二层隐私保护,实现了整个网络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机密性和隐私性。雾级聚合数据在云节点作为系数嵌入符合霍纳规则的一元多项式完成第三层隐私保护,最终电力服务机构将云级粗粒度聚合数据霍纳分解与解密,获得雾级与云级明文聚合数据。这些差异化实时数据可为电力服务机构进行电力消费分析与调度决策提供支撑。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设计的轻量级密钥协商身份认证机制实现了较低的计算成本,且能够有效抵御伪装攻击,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云雾数据聚合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冗余数据传输量(即通信开销)。最后,安全与性能评估表明该方案相对其他方案在安全性、实用性和高效性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陈思光陈思光黄黎明韩林秀吴蒙
关键词:隐私保护数据聚合同态加密
雾计算中融合能量采集与资源分配的智能迁移研究
2025年
随着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和雾计算等技术在学术与工业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数据的快速增长和传输延迟的约束,传统的计算迁移方法无法很好地满足任务对于传输时延和能量消耗的要求。为了有效降低物联网设备在任务计算时的传输延迟与能量消耗,提出了一种在雾计算中融合能量采集与资源分配的智能迁移机制。具体地,通过优化雾节点迁移决策、带宽资源、计算资源以及能量采集中的功率分配,构建了一个最小化任务完成时延与能耗加权总成本的优化问题。为了有效求解这类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迁移算法。该算法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融合双重Critic网络架构可解决Q值被高估的问题,并引入概率函数与均匀噪声提升算法的性能与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着良好的收敛效果,并在与其他迁移方案的对比中体现了较好的性能优势且系统总成本最低。
陈韬胡静陈思光
关键词:资源分配
TCP Reno,TCP Vegas,Fast TCP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介绍了传输控制协议(TCP)的拥塞控制技术。分析了三种典型TCP控制算法,在ns仿真环境下对这三种TCP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分析总结了三种算法的优缺点。
张牧张顺颐
关键词:拥塞控制
基于模糊免疫PID的时滞网络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被引量:5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预测和模糊免疫PID控制的时滞网络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FIGAPID,旨在增强AQM算法动态自适应能力,同时补偿网络时滞,综合提高AQM算法性能。该算法借助免疫反馈机理进行PID参数的在线自适应调整,采用模糊非线性逼近的方法进行免疫反馈函数的确定;采用等维新息滚动灰预测实现路由器队列长度的超前预测,补偿AQM控制的反馈滞后。对比传统PID算法,仿真验证了FIGAPID的有效性,表明算法能快速稳定地适应动态时滞网络环境变化,收敛于路由器队列长度期望值,同时具有较小的数据丢包率。
孙雁飞张顺颐周雷
关键词:主动队列管理免疫PID控制灰预测时滞补偿
无线供电语义通信网络资源优化方案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决语义通信系统中用户的能量受限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的无线供电语义通信网络(WPSCN)。在所提出的WPSCN中,混合接入点(HAP)首先向所有用户同时发送射频信号以实现远程能量供应,然后用户利用收集的能量以时分多址方式向HAP传输语义信息。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所有用户的有效语义信息量之和的最大化问题。该问题是关于用户处发射功率、HAP处发射波束赋形向量和时隙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该问题由于包含隐性目标函数,很难直接求解。为此,首先利用广义函数近似获得语义相似度的显性函数表达式,然后设计了基于连续凸近似(SCA)和半正定松弛(SDR)的交替优化算法来求解非凸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参考方案,所提出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有效语义信息量。
谢家豪吕斌周超郭海燕田峰
关键词:语义相似度
基于网格划分的鲁棒性传感网拓扑控制算法
传感网拓扑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然而单纯的追求网络能耗效率会导致网络拓扑过于稀疏,少量网络节点能量耗尽或者遭受外界攻击时,网络难以保证连通性,从而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鲁棒性拓扑控制...
赵学健刘旭
关键词:拓扑控制网格划分鲁棒性能耗效率
文献传递
基于PEGASI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改进被引量:5
2022年
传感器信息系统能量高效聚集(PEGASIS)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典的分簇协议,由于实现简单得以广泛应用,但该协议中头节点的轮流当选策略和网络按照贪心算法成链的方法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不均匀、节点死亡时间较早、网络延迟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GASIS的剩余能量距离分区(PEGASIS-REDP)协议,在网络建立连接阶段对整个网络区域进行分区优化,在节点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差链距离。在头节点选取阶段,将节点剩余能量、区域内平均能量、距离基站的距离等多个因素作为判断头节点当选的条件,大幅减少头节点的更换次数。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出PEGASIS-REDP协议建立网络的过程、在不同轮数下节点存活情况和头节点的选取情况,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针对不同路由协议在网络延迟、能量损耗和生命周期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GASIS-REDP协议的网络生命周期相比于PEGASIS协议延长了19.6%,在均衡网络能耗和降低网络延时方面表现更好。
王海浪张玲华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