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品数:4,927 被引量:12,842H指数:32
相关作者:罗志田石硕张箭杨天宏彭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295篇期刊文章
  • 186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382篇历史地理
  • 699篇经济管理
  • 485篇文化科学
  • 404篇哲学宗教
  • 327篇政治法律
  • 234篇社会学
  • 234篇文学
  • 88篇艺术
  • 79篇语言文字
  • 40篇农业科学
  • 26篇建筑科学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医药卫生
  • 19篇军事
  • 18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生物学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51篇文化
  • 227篇城市
  • 174篇民族
  • 171篇考古
  • 147篇民国
  • 134篇旅游
  • 126篇社会
  • 121篇清代
  • 107篇政治
  • 98篇抗战
  • 96篇宋代
  • 92篇民国时期
  • 82篇教育
  • 81篇史学
  • 79篇遗址
  • 76篇战时
  • 75篇出土
  • 74篇佛教
  • 72篇主义
  • 71篇清末

机构

  • 4,482篇四川大学
  • 41篇四川师范大学
  • 27篇重庆师范大学
  • 26篇西南民族大学
  • 18篇云南大学
  • 18篇四川省社会科...
  • 18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北京大学
  • 15篇成都文物考古...
  • 12篇安顺学院
  • 12篇贵州省文物考...
  • 1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1篇宜宾学院
  • 10篇西南财经大学
  • 10篇四川音乐学院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成都大学
  • 9篇成都信息工程...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161篇何一民
  • 115篇霍巍
  • 113篇石硕
  • 73篇张箭
  • 72篇彭华
  • 69篇舒大刚
  • 62篇罗志田
  • 48篇杨天宏
  • 44篇邹立波
  • 43篇徐君
  • 38篇陈廷湘
  • 33篇白彬
  • 33篇杨世文
  • 33篇罗二虎
  • 31篇黄博
  • 31篇王煜
  • 30篇吕红亮
  • 29篇于孟洲
  • 28篇曾枣庄
  • 27篇彭邦本

传媒

  • 25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04篇藏学学刊
  • 94篇中国藏学
  • 82篇儒藏论坛
  • 79篇贵州民族研究
  • 79篇西南民族大学...
  • 75篇四川师范大学...
  • 71篇考古
  • 71篇西藏大学学报...
  • 69篇求索
  • 61篇西藏研究
  • 60篇中华文化论坛
  • 45篇西华大学学报...
  • 44篇社会科学研究
  • 42篇巴蜀史志
  • 41篇南方民族考古
  • 39篇四川文物
  • 39篇知识经济
  • 34篇社会科学家
  • 32篇考古与文物

年份

  • 76篇2024
  • 146篇2023
  • 177篇2022
  • 173篇2021
  • 191篇2020
  • 156篇2019
  • 138篇2018
  • 191篇2017
  • 171篇2016
  • 172篇2015
  • 239篇2014
  • 214篇2013
  • 212篇2012
  • 199篇2011
  • 261篇2010
  • 285篇2009
  • 297篇2008
  • 265篇2007
  • 212篇2006
  • 171篇2005
4,9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人口最新分布与变动特征对其中心任务的影响研究
2022年
文章借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作者长期实地调研之积累,对西藏人口的平面、垂直、城乡和沿边分布等最新变动特征进行了探析,并与新时期西藏所担负的中心任务进行了关联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10年来,西藏人口正在加速向海拔3500—4000米区域聚集,特别是向诸如拉萨市、日喀则市等西藏大中城市和县城聚集。鉴于西藏的中心城镇是西藏自治区各民族交往交流最密切的地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与祖国其他地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西藏人口的这一变动特征十分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之宽谷地区大多也位于海拔3500—4000米区域,且具有相对更强的环境承载力和更完善的互通互联基础设施,西藏人口的这一变动特征十分有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西藏人口再生产已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适度自然增长”的态势,人口再生产模式对其中心任务的拖累效应已大大降低。由于受到历史、环境与资源及其禀赋的强烈约束,当下西藏人口分布仍显现出特别稀疏、聚集规模过小、海拔分布过高、沿边人口和城镇人口过少等特征。文章就这些特征及叠加效应对西藏推进中心任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罗绒战堆葛林宁彭衡
关键词:人口分布
张栻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朱熹受张栻影响形成的心性论,代表了宋代儒家哲学思维发展的水平。张栻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始于二人对"中和"问题的讨论,"丙戌之悟"和潭州之会都是以张栻心性论为主导,强调的是心为已发,性为未发,性体心用,与此相对应的工夫论是"先察识后涵养",这对朱熹早期心性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己丑之悟"以后朱熹开始提出新的心性论,并与张栻辩难,批判了胡宏心性论思想,最后二人提出了察识和涵养并进的工夫论和各自心性论的纲领和核心——"心主性情"和"心统性情",朱熹在张栻影响下建构起较为完备心性论的体系,这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卉
关键词:张栻心性论
民国初期及中期图书馆职业化的发展与表现(1912—1937)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职业发展理论,探讨民国初期及中期图书馆职业化的发展进程。认为图书馆职业从没有职业特点的简单工作,逐步上升到具有职业标识、职业学术、职业理论的成熟阶段,图书馆学术理论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共同职业认识的图书馆人借助职业刊物,将职业团体发展成职业共同体,发展出统一的职业诉求,努力使政府及文化界确认其社会地位和独立性。
任家乐刘春玉
关键词:职业化职业共同体图书馆人文化界
成都金沙遗址星河路地点东周墓葬铜兵器的生产问题被引量:3
2018年
前言成都平原东周时期铜兵器发现的数量较多,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以往多按剑、戈、矛等不同器类进行专题研究。围绕这些兵器的分期、分区、起源、图像、制作工艺等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构建起该时空范围内铜兵器的考古学框架。
黎海超崔剑锋周志清王毅王占魁
关键词:金沙遗址东周墓葬
从传统花会、“腐朽庙舍”到现代博览会:成都青羊宫的地方政治与空间改良(1906—1937)被引量:4
2022年
甲午战争前后,改城市传统“赛会”为近代博览会的论说屡见于报端,1906年内陆城市成都率先付诸实践。与其他城市博览会或在工厂、公园举办,或新建场地展览不同,成都劝业会脱胎于历史悠久的青羊宫花会。清末新政时期,官方开始在青羊宫花会原址举办劝工会,振兴工商之余亦寄托着改造民俗、改良社会的景愿。民国时期川政为军阀控制,劝业会数度停废、重办,花会却由于民间传统的惯性而始终沿袭依旧。作为近代临时公共展览空间,青羊宫劝业会不仅因集中了城市主要的资本力量和权力主体而成为不同权力意志彰显与博弈的场域,更因为商民的广泛参与而吸引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关系的焦点。清末至民国,官方在青羊宫、二仙庵兴办劝业会、推行空间改良的历程,涌动着近代思潮的搏动、地方政治的诡谲、传统习俗的深植和多方社会力量的博弈,镌刻着一个内陆传统城市现代性脱胎、重塑和成长的艰难历程。
范瑛
关键词:地方政治权力
另类的市政化:近代杭州城市粪溺处置变迁
2023年
城市粪溺处置改革是近代市政改良的重要方面,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将粪溺处置的市政化等同于官办化和统一化。本文关注近代城市粪溺处置的结构性变动,聚焦江南地区粪溺业较为发达的杭州,研究时段则从粪溺处置改革开始的20世纪初直到1949年。通过事件史的梳理和结构分析,阐释近代杭州粪溺处置市政化的具体路径。杭州个案的研究表明,对近代城市粪溺处置市政化,应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来认识,其变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约束,市政化并不等同于官办化和统一化,由政府监管、民间各方主导的粪溺处置市政化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利益分配的考量,也受制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
王刚
宋代士大夫的精神结构与社会转型--以赵抃崇佛为视点的考察被引量:1
2023年
北宋名臣赵抃有着大量的崇尚佛学的言行,《五灯会元》等一些佛教文献甚至把赵抃视为佛教中人,称作在家修行的居士。然而,赵抃家族世代业儒,赵抃也由儒学登科,走上仕途,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儒士。如何看待赵抃的崇佛,南宋的道学宗主朱熹也曾有过困惑。不过,如果我们利用赵抃文集中的文献以及搜集到的赵抃散佚诗文,结合时代背景,考察赵抃的生平行历,来加以分析思考,还是可以对这一问题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脉络的。从赵抃这一典型个案,不仅可以回答佛教在宋代有没有边缘化的问题,概观宋代士大夫的精神结构,更可以透视到在时代因素的作用下,从理学到道学的儒学演化过程中三教合一的趋势,以及社会转型的潜流。
王瑞来
关键词:赵抃儒学道教三教合一
从新津县罗姓家族看抬船过坝的兴衰——以新津县清代档案为中心
2020年
位于川西的新津县境内有多条河流经过,并且坐落着都江堰灌区内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在通济堰封缺后,往来船只要进入岷江,最便捷的办法就是雇人将货物、船只抬过通济堰埂。这种方法即是抬船过坝。伴随着航运而生的抬船过坝为沿江百姓提供了一项生计,但也因此发生了不少纠纷。接下来,笔者将借用新津清代档案中从事抬船过坝的罗姓家族,来呈现其中的纠纷与矛盾,并以此展现清末新津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
李静
楚共王“葴”“审”二名关系辨正被引量:1
2012年
楚共王,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君主,其一生有"葴"、"审"二名。关于二名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葴"、"审"二字,读音相近,一也,皆为楚共王名。征诸史料,该观点值得商榷。楚王践祚后照例有易名的传统,"葴"、"审"二名,应是楚共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
李世佳
南宋僧无准师范生平事迹疑年考索被引量:1
2012年
南宋后期,四川籍僧无准师范曾住持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径山寺近20年,被赐予"佛鉴禅师"师号。无准师范弟子众多,其中有来自日本后来成为日本禅宗临济宗开山人物的圆尔辨圆等。无准师范与在禅宗史上的著名人物四川籍僧人马祖道一、圆悟克勤一样,为推动禅宗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学术界对无准师范的研究还很薄弱,仅生平事迹的认定方面,就还存在不少有待商榷之处。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以及其它相关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新的考索,以求澄清史实,补阙订讹,以推动南宋禅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黃锦君
关键词:南宋
共4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