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 作品数:175 被引量:672H指数:11
- 相关作者:梁淑梅贺岚何芳孙凯王银霞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诗化的艺术 诗意的魅力——用合成空间理论分析《玻璃动物园》中的叙事意象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合成空间理论通过分析《玻璃动物园》一剧中威廉斯对叙事意象的选择、合成与建构,体现其在戏剧创作中的诗化倾向及诗意追求,揭示该剧在凸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等方面所展示的诗学艺术魅力。
- 何芳
- 关键词:叙事意象诗意诗化艺术
- 农林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2009年
- 文章针对农林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研究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 应承霏
- 关键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 语际语用学与外语教学被引量:7
- 2003年
- 语际语用学是一个新兴的语用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必然对外语教学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
- 宋瑜
- 关键词:语际语用学外语教学
- 无限接近原著为前提的译者主体性—感悟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特点被引量:1
- 2005年
- 结构主义在揭示语言内部客观规律的同时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解构主义在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同时夸大了译者的主体性。所以,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地分析二者的显著特点,探索科学合理的建构理论。把“无限接近原著为前提的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 梁淑梅
- 关键词:结构主义主体性解构主义原著
- 两种L2语篇修辞模式分析——基于西方学者的评判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考察汉文化语篇修辞模式及其发展和变化,选用了国内2种类型的L2语篇作为分析样本:外语类和文史类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英语专业学生的命题作文,并请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语篇分析专家W allace Chafe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学术语篇中,修辞模式有与西方同化的趋势;学生L2作文修辞模式呈现出分化的趋势,既有东方传统,也有西方模式。因此,特定的语言社团的语篇修辞模式并不像传统对比修辞所认为的那样整齐划一。
- 方丽青
- 关键词:汉文化语篇结构语言发展
- 英汉诗体变革的差异的比较研究
- 2008年
- 19、20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了诗体变革。英语诗歌是这次诗体变革的最初发起者。在英诗诗体变革的直接影响下,受社会革命浪潮推动,汉诗诗体也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改变。不同于英诗诗体变革所带来的英诗的繁荣,汉诗诗体变革所带来的是其诗体建设长期的困惑和无序。揭示了二者在五个方面的根本性不同:变革的内涵、源起、动机、变革过程中本民族语言所处的状态、对待本民族诗歌传统的态度。
- 李昕
- 关键词:英语诗歌汉语诗歌
- 高校专业图书资料室定位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图书资料室应该在资源建设、服务对象、管理与服务、管理人员等方面重新定位。使之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改变和更新管理技术,以读者为导向改变服务理念,丰富和发展服务内容,加快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进程,与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以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 桑宇芳
- 关键词:资料室图书馆图书资料
- 外语交际能力理论对口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4
- 2003年
- 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说的能力提高到了和听、写、译能力同一层次来加以要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打好学生英语语言基础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我国很多高校才刚刚起步。学术界围绕口语教学展开了各种讨论,出现了很多理论和教学方法。本文试图从外语交际能力理论和交际法教学入手,谈谈交际能力和交际法的研究对外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 邱春安
- 关键词:交际能力交际法口语教学
- WebQuest建构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被引量:2
- 2008年
- 基于网络课程和WebQuest研究的内容和现状,说明了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WebQuest和网络课程设计中的理论支撑作用与意义。并以此详细论述WebQuest建构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特点、设计目标和设计策略。
- 尹延安
- 关键词:WEBQUEST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 汉英习语的喻体和联想效果对比被引量:1
- 2004年
- 文章分析了汉英习语的喻体及其联想效果上存在对应的关系。在喻体和联想效果不对等的关系中 ,汉英习语中有的喻体相同 ,但具有不同的联想效果 ;而有的喻体不同 ,却具有相同的联想效果。汉英习语间联想意义的不对等、不等值是常见的 ,因此 ,在理解或翻译时 ,要特别慎重 。
- 方丽青
- 关键词:习语英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