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品数:5,606 被引量:15,383H指数:33
相关作者:金宁一钱爱东秦贵信鲁会军涂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53篇期刊文章
  • 89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68篇农业科学
  • 494篇生物学
  • 374篇医药卫生
  • 98篇文化科学
  • 7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篇经济管理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99篇病毒
  • 504篇基因
  • 483篇免疫
  • 390篇细胞
  • 369篇杆菌
  • 264篇动物
  • 263篇蛋白
  • 237篇饲料
  • 220篇营养
  • 197篇克隆
  • 160篇山羊
  • 157篇大肠杆菌
  • 148篇疫苗
  • 148篇原核表达
  • 146篇乳酸
  • 145篇仔猪
  • 140篇奶牛
  • 127篇绒山羊
  • 121篇传染
  • 117篇日粮

机构

  • 5,548篇吉林农业大学
  • 364篇吉林大学
  • 3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09篇吉林省农业科...
  • 101篇中国农业大学
  • 9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2篇教育部
  • 82篇中国农业科学...
  • 80篇吉林农业科技...
  • 78篇延边大学
  • 75篇吉林出入境检...
  • 6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3篇辽宁医学院
  • 60篇解放军军需大...
  • 60篇吉林省畜牧兽...
  • 50篇东北农业大学
  • 45篇吉林省水产科...
  • 4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9篇动物营养与饲...
  • 33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371篇钱爱东
  • 282篇胡桂学
  • 271篇秦贵信
  • 241篇娄玉杰
  • 213篇马红霞
  • 206篇姜怀志
  • 205篇高云航
  • 200篇温伟
  • 192篇王春凤
  • 171篇杨连玉
  • 163篇赵权
  • 154篇单晓枫
  • 124篇杨桂连
  • 120篇王桂芹
  • 118篇吕文发
  • 112篇孙泽威
  • 109篇李月红
  • 108篇王开
  • 102篇栾维民
  • 101篇姜海龙

传媒

  • 420篇吉林农业大学...
  • 365篇中国兽医杂志
  • 275篇中国兽医学报
  • 267篇黑龙江畜牧兽...
  • 229篇吉林畜牧兽医
  • 218篇中国畜牧杂志
  • 19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78篇中国畜牧兽医
  • 135篇中国兽药杂志
  • 12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14篇饲料工业
  • 91篇经济动物学报
  • 89篇动物医学进展
  • 75篇畜牧兽医学报
  • 72篇黑龙江畜牧兽...
  • 5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3篇中国饲料
  • 53篇动物营养学报
  • 48篇饲料研究
  • 48篇中国家禽

年份

  • 12篇2024
  • 118篇2023
  • 123篇2022
  • 159篇2021
  • 150篇2020
  • 235篇2019
  • 289篇2018
  • 370篇2017
  • 389篇2016
  • 369篇2015
  • 401篇2014
  • 359篇2013
  • 324篇2012
  • 265篇2011
  • 375篇2010
  • 195篇2009
  • 219篇2008
  • 152篇2007
  • 165篇2006
  • 146篇2005
5,6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旋毛虫感染对小鼠Foxp3+Tregs亚群增殖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为了探究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以及Tregs在旋毛虫改变宿主免疫平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应用BALB/c小鼠建立T.spiralis感染模型,进而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Tregs的数量变化、CD10...
赵葛杨文涛王春凤杨桂连
关键词:旋毛虫TH1/TH2平衡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日粮蛋白质首先经过反刍动物复胃,然后从肠管中吸收进入肠系膜静脉,再流入门静脉,经过肝脏整合后进入心脏,最后在肺脏中携氧后分配给外周组织利用。氨基酸在被机体吸收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将要参与消化道壁的代谢,并且这些代谢显著影响...
甄玉国马宁卢德勋
关键词:氨基酸反刍动物
文献传递
鲁西牛的生态分布与品种特性
2015年
鲁西牛(Luxi cattle )又称鲁西黄牛、鲁西南大黄牛、山东牛、山东膘牛,属哺乳纲( Mammalia )偶蹄目(Artiodactia)反刍亚目(Muminantia)牛科(Bovi-dae )牛亚科( Bovinae )家牛属( Bos ),为中国五大良种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役、肉兼用型黄牛地方品种。
李沐森赵冠宇郭文场刘东宝刘佳贺
关键词:鲁西牛生态分布鲁西黄牛哺乳纲偶蹄目
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索不同理化因素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Aeramonasveronii,AV)‘TH0426成膜的影响,采用改良微孔板法建立致病性AV生物膜体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TH0426能够在聚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生物膜,PH值4~6,10℃和NaCl浓度4 g/L培养18 h是形成生物膜的最适条件,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的肝脏提取液对AV TH0426形成生物膜有促进作用。这为进一步探讨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和致病机理提供了参考。
夏京津张海月许瑞张冬星龙继兵徐洋沈锦玉康元环单晓枫钱爱东
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膜影响因素
农业院校不同生源学生动物学成绩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动物学是农业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某农业院校2013级和2014级动物医学专业一本和二本招生学生的动物学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本招生学生的成绩要优于二本招生学生,二者间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关注于二本招生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加深二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李时张立世马馨姜云垒王利民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源动物学教学改革
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研究被引量:9
1989年
本试验用Carter的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en的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我国116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研究。研究表明,A∶1型是我国最主要的血清型,占69.8%,其次为A∶1(14)型和A∶3(4)型,分别占6.8%和4.3%。并对我国目前使用和试用的8株禽霍乱弱毒菌苗株进行了定型,其中3株为A∶1型,与主要血清型相同,5株与主要血清型不一致。在A∶1型菌株中,大部分菌株的耐热抗原与1型标准血清反应,形成1条沉淀线,部分菌株(9株)形成2条沉淀线,表明在A∶1型菌株中还存在有抗原差异。
胡东良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学
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在仔猪哺乳期的应用初探被引量:3
2006年
试验选用长×大二元杂交仔猪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仔猪出现便秘时间、精神状况、腹泻死亡率等方面来比较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在哺乳仔猪生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腹泻方面,刺五加醇提取物低剂量组明显优于高剂量组;刺五加水提取物组优于醇提物组,并且在仔猪的存活率上占有明显优势。此外,还对刺五加及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方面提出建议。
刘佳佳杨连玉李申发孙永欣徐永平
关键词:刺五加醇提物水提物仔猪
犬瘟热病毒疫苗株H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及表达产物抗原性的初步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参考株Ondetstepoort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CDV感染的Vero细胞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549bp DNA片段,将该片段以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于pGEX-4T-1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RosettaTM,在37℃、1.0mmol/L IPTG诱导下外源基因获得良好表达。经SDS-PAGE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约46ku,与预期值一致。Western blot试验显示,CDV免疫的小鼠血清可特异的识别该重组蛋白,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王好钱爱东刘晔扈荣良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H基因WESTEMBLOT
抗菌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08年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具有分子量低、热稳定、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及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是动物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抗菌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抗菌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郭伟生吴哲郭海勇钱爱东
关键词:基因
饲料添加瘤胃素和采食量变化对肉牛瘤胃pH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应用6 头安装瘤胃瘘管的1 岁龄杂交肉用阉牛,研究饲料添加瘤胃素(Rumensin) 和人为控制采食量变化时,瘤胃内酸度(pH) 的变化效果和发展趋势。试验共进行110d , 试验牛首先通过20 d 的适应期,饲喂含精料92-5% 的肥育试验日粮, 然后转入自由采食期、低变化期( 采食量变化为±1-0 kg/d) 和高变化期( 采食量变化为±2-0 kg/d)3 个肥育阶段。在整个试验期内,持续监测与记录试验动物的采食量、采食速度和瘤胃pH 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瘤胃素提高了瘤胃平均pH 水平,即降低了酸度;缩短了pH 在5-6 以下水平的持续时间。此外,当采食量大幅度变化时,它具有稳定采食量、缓冲瘤胃pH 波动的作用,从而减少了酸中毒的发生率。
周贵RyanS-Clark
关键词:瘤胃素肉牛肥育采食量
共5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