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淑琴张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双辽市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局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净光合
  • 2篇净光合速率
  • 2篇光合速率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净光合速...
  • 1篇玉米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水稻
  • 1篇水稻节水
  • 1篇水仙
  • 1篇土壤
  • 1篇秋水仙素
  • 1篇秋水仙素处理
  • 1篇节水
  • 1篇光合特性
  • 1篇光合特性日变...
  • 1篇肥料
  • 1篇肥料处理

机构

  • 4篇桦甸市农业技...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双辽市水稻研...

作者

  • 3篇徐惠风
  • 3篇王淑琴
  • 2篇金桥
  • 1篇苏义臣
  • 1篇张岩
  • 1篇张建华
  • 1篇苏桂华
  • 1篇金明华
  • 1篇冯政东
  • 1篇陈晶晶

传媒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打盐碱水稻节水下土壤元素变化与产量关系的探讨
2019年
通过对苏打盐碱土栽培水稻节水处理获得水稻产量及收获后土壤氮磷钾指标测定,结果得知:收获期土壤中全氮(TN)是处理4最高,全钾(TK)是处理1最高,全磷(TP)是处理3最低;速氮(AN)、速磷(AP)、速钾(AK)是处理1最高;处理2的产量最高,说明分蘖期节水在苏打盐碱地有利于土壤氮磷钾的吸收和运转。各处理的土壤全氮磷与产量均不显著相关,处理3与全磷显著性相关,处理1与全钾、处理3与速钾显著相关,说明节水对水稻各时期吸收氮磷钾及运转有重要的影响。处理2 (分蘖期)节水期与节水量(1.5 cm)是苏打盐碱地栽培水稻高产的节水处理。本研究在松嫩平原盐碱地节水栽培水稻试验中对不同节水的土壤性质的变化营养元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水稻生态节水高产栽培高产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徐惠风余洪滨钟宁刘忠利王淑琴丁宝成孙雪松张红李琳琳胡铁欣
关键词:水稻节水
秋水仙素处理下蓝蓟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诱导时间不同的蓝蓟种子,大田播种,在蓝蓟不同生长时期使用美国LI-COR公司产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系统测量蓝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测试结果: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具有"两峰一谷"的不对称双峰曲线,但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迟呈现单峰曲线,浓度0.6%处理24h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佳效果,双峰曲线,高峰值为:"24.1μmol·m^(-2)·s^-";秋水仙素浓度0.6%浸泡36h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达最高值;秋水仙素浓度0.2%浸泡24h,水分利用率(WUE)最大;不同秋水仙素处理蓝蓟叶片蒸腾速率(Tr)呈"双峰曲线",通过不同处理整体表现为浓度大蒸腾速率较大,但规律性不明显。光合速率日变化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秋水仙素浓度大小和处理时间长短对蓝蓟花期光合日变化有直接影响,浓度大、处理时间长光合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浓度是0.6%处理,时间是24h。但高浓度、处理时间长抑制了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
徐惠风冯政东朱景辉薛国艳王淑琴苑书恒陈晶晶朱冰兵金桥
关键词:秋水仙素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不同肥料处理下蓝蓟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采用Li-6400型光合测定仪对N、P、K肥料处理下蓝蓟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了解其光合特性日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N、P、K处理下蓝蓟光合日变化曲线发生变化,N、P单峰曲线,K双峰曲线,3种肥料处理光合速率最大值为K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最大值22.364μmol(CO_2)/(m^2·s)出现在上午10∶00;光合速率与光合特性参数相关性表现为均不呈显著性,而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光合速率日变化受其光合特性参数综合因素的影响。K素通过影响胞间CO2浓度(Ci)而导致光合速率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通过方差分析得知K素方差最小(4.14)和极值最小(2.51)。N、P肥料不出现光合午休可能对蓝蓟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徐惠风金桥薛国艳王淑琴朱景辉张岩唐玉娇
关键词:肥料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引导广大农民合理选购良种,对吉林省2004-2008年审定的47份参试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估,鉴评出25份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作为2009年吉林省玉米主导品种。
张建华苏义臣苏桂华金明华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