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作品数:439 被引量:1,196H指数:17
相关作者:黄国平黄宣银向虎文红陶用富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7篇医药卫生
  • 41篇哲学宗教
  • 11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7篇护理
  • 43篇抑郁
  • 39篇精神分裂症
  • 39篇分裂症
  • 38篇心理
  • 26篇干预
  • 25篇睡眠
  • 21篇地震
  • 21篇情绪
  • 20篇抑郁症
  • 20篇焦虑
  • 19篇精神分裂症患...
  • 18篇生活质量
  • 18篇满意度
  • 18篇活质量
  • 15篇症状
  • 13篇护理干预
  • 12篇精神卫生
  • 10篇少年
  • 10篇青少年

机构

  • 366篇四川省精神卫...
  • 39篇川北医学院
  • 26篇绵阳市第三人...
  • 1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3篇四川省疾病预...
  • 11篇泸州医学院
  • 1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0篇四川省妇幼保...
  • 9篇四川大学
  • 9篇北京大学第六...
  • 7篇杭州市第七人...
  • 6篇四川省卫生执...
  • 6篇西南医科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4篇自贡市精神卫...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89篇黄国平
  • 36篇吴俊林
  • 27篇黄宣银
  • 24篇文红
  • 20篇向虎
  • 16篇杨先梅
  • 14篇王丹
  • 12篇王荣科
  • 12篇姚晓波
  • 11篇姚静
  • 10篇赵红
  • 10篇吴先萍
  • 10篇关旭静
  • 9篇梅榕
  • 9篇王梅引
  • 9篇蒋秀文
  • 9篇唐雪峰
  • 9篇张亚林
  • 8篇陶用富
  • 8篇马弘

传媒

  • 103篇四川精神卫生
  • 3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1篇中国科技期刊...
  • 9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中国睡眠研究...
  • 6篇临床精神医学...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5篇饮食科学
  • 5篇华北国防医药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国际精神病学...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4篇2024
  • 59篇2023
  • 30篇2022
  • 33篇2021
  • 28篇2020
  • 24篇2019
  • 28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12篇2015
  • 23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4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绵阳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解读
2021年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四川省绵阳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地区。绵阳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前期调查研究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试点实际,编制出台了《绵阳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并于2021年12月25日起施行。本文围绕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概念、办法总则、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规范、持续和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黄国平
关键词:社会治理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100例医院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给...
刘兰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特征临床护理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后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支持的能力:来自四川部分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地震后部分极重及重灾区的精神病院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灾后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支持(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MHPSS )的能力。方法:参照联合国机构间常委会对MHPSS的定义和分级,自编问卷,包括卫生机构基本信息及目前提供服务的情况,近2年接受MHPSS培训及教材和参考书的情况,提供MHPSS的意愿及可行性。调查来自县级精神病院1所、乡镇级精神病院1所、乡镇卫生院5所和村卫生室5所的医生共30名,从业年限1~42年(中位数12年)。并对其中10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个人从业经历、地震对医疗机构的影响、学习和提供MHPSS的经历和感受等。结果:县级和乡镇级精神科医师在辖区内的人口比例分别为0.68/10万人和0.83/10万人。震前无相关培训;震后11人接受过1~7天(中位数2天)的非分级培训,且教材和参考书严重不足。仅有19人表示有时间提供MHPSS服务,可能的时间为(6.9±2.5)h/周。县级和乡镇级精神病院需管理地震前的已住院患者及震后新发病例。县精神病院开展了某些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只有2所乡镇卫生院提供灾后约20人/月的门诊心理咨询。精神科医师震前没有受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没有治疗诊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经验。基层非精神科医生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给受灾群众提供到位的服务。乡镇卫生院仅有地西泮这一种基本精神科药品。地震对医疗机构的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乡镇级精神病院病房全部倒塌。结论:四川地震后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支持的能力极为有限。建议今后对相关人员开展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分级培训;采取措施改变基层卫生机构缺乏基本精神科药品的现状;在新建或改造精神病院时。加强硬件的抗灾强度。
刘津管丽丽向虎吴霞民马宁梁晓琼吴宝明马弘
关键词:地震精神卫生心理社会
汶川地震后部分极重灾区人群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部分极重灾区的受灾群众接受心理社会支持服务的情况及其需求,为灾后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支持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震后9个月,对138名来自北川县及安县的受灾群众,采用自编问卷结合访谈进行现场调查。结果:(1)74.6%的灾民希望得到心理帮助,51.4%听说过"心理"、"心理援助"或"心理干预"说法,但仅有34.1%实际接受过心理帮助。(2)接受过心理帮助者认为"帮助很大"的比例更高(23.4%vs.8.4%,P=0.002),灾民得到心理帮助的次数与其对心理帮助的印象呈负相关(r=-0.28,P=0.001)。(3)灾民认为最有用的心理帮助依次为交谈(27.7%)、提供心理支持(23.4%)、了解关心的问题和需要(17.0%)。(4)自从地震以来的9个月和最近的1个月,灾民报告对其心理造成影响的前4位问题为住房问题、失去亲人、生活经济来源问题和就业问题。结论:随着获得心理帮助次数的增多,灾民对心理帮助的印象评价趋向于更好;大部分受灾群众对心理社会支持服务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有必要不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卫生部门之内和之外的各种心理社会支持措施应当相互加强且彼此促进,并能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管丽丽向虎吴霞民马宁吴宝明程文红马弘肖泽萍
关键词:地震
出院准备度评估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度评估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氮平治疗4周及以上,对照组由医生评估后下达医嘱办理出院,研究组由医生评估后下达出院医嘱,并接受出院准备度量表(RDQ)评定,评估达到标准后再办理出院。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月、6月、12月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回访,采用自制出院回访调查表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结果出院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且再次入院、出现情绪问题、生活不能自理、自行停药情况、睡眠异常5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1月,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出院准备度评估,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出院后进一步康复的能力。
范利芳陈岚李姝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满意度
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在地震灾区政府工作人员中应用的信度效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ProQOL)在汶川地震灾区政府工作人员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方便抽样1 175例汶川地震灾区政府工作人员自评完成ProQOL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SRQ).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3个分量表与各自内部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0.752、0.389~0.603和0.340~0.647(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482和0.55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个条目的ProQOL3个分量表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64、0.569和0.742,分半信度分别为0.829、0.490和0.677.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x2检验P=0.88,拟合优度指数(GFI)=0.895,调整拟合优合指数(AGFI)=0.912,规范拟合指数(NFI) =0.856,比较拟合指数(CFI) =0.895,近似误差方根(RMSEA)=0.063.对ProQOL-30优化后形成新ProQOL-28量表,其枯竭和创伤/同情疲乏的Cronbach α系数上升为0.616和0.757,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x2检验P=0.91,GFI=0.913,AGFI=0.924,NFI=0.900,CFI=0.913,RMSEA=0.031,研究模型AIC及CAIC均小于独立模型.结论 ProQOL-28在地震心理危机干预者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党卫民程文红马弘刘津吴宝明马宁王荣科许俊亭周天航于欣
关键词:震区政府工作人员信度
开放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本文重点观察将“开放式护理”作为精神科住院患者管理模式的具体效果,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抽样选取本院精神科住院患者82例纳入此次研究,入组时间集中于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遵循电脑随机法命名为两组,组名为对照组以封闭式护理作为管理模式,患者共计40例;组名为观察组以开放式护理作为管理模式,患者共计42例。将精神症状、社交功能、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客观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N-BPR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更低(P<0.05);治疗后N-BPR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更低(P<0.05)。SSPI评分的社交维度、自理维度进行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更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未体现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SSPI评分的社交维度、自理维度进行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更低(P<0.05)。SQL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更低(P<0.05);治疗后SQL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临床将“开放式护理”作为精神科住院患者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其能够减轻患者精神症状,促进社交功能归转,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何丽
关键词:开放式护理管理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症状社交功能
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抑郁症治疗的安全性比较:基于FAERS数据库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讨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11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报告的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女性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2)。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在18~64岁年龄组中的报告频率更高。累及系统器官分布方面,盐酸舍曲林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相似,但在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毒性方面存在差异,盐酸舍曲林的生殖器感觉减退信号更多,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则更影响溢乳。在检测到的前10个报告信号中,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无效、恶心、头晕、头痛、焦虑的信号在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中均有生成,盐酸舍曲林组中发生自杀意念、药物相互作用、震颤、焦虑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更大,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中更可能发生产品替换问题、妊娠期胎儿暴露、药物相互作用,提示二者的高频不良事件之间存在差异。结论盐酸舍曲林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相同的部分高频不良事件、相似的全身器官分布和相似的总体安全性,但在精神病类和各类检查方面存在差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不良信号强,用药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减少晕厥、心脏骤停或死亡的风险。盐酸舍曲林出现自杀想法的信号强度高,应重视患者在治疗期间持续出现自杀想法。
何佳蔚包尔皓陈晓娅姚静
关键词:盐酸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数据挖掘
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能力影响
2024年
探讨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的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出院前一周对照护者进行模拟训练和考核。出院当日及三个月后对照护者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测量的FCTI表(Family CaregiverTask Inventory,FCTI)[1]评定。结果 出院后 3个月,观察组照护者各方面的FCTI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个性化健康指导护理能显著提升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能力;能有效降低坠床跌倒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
姚惠唐凡罗萍李晓庆
关键词: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年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80名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在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就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在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AMD得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 HAMD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与80.0%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江晓慧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