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123 被引量:411H指数:10
相关作者:朱伟光周新亚赵启慧张以春蔡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标准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艾滋病
  • 9篇接种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8篇免疫
  • 8篇结核
  • 8篇病毒
  • 7篇疫苗
  • 6篇抗体
  • 6篇儿童
  • 6篇杆菌
  • 5篇疫情
  • 5篇食品
  • 5篇网络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耐多药
  • 5篇耐药
  • 5篇肺结核
  • 4篇多药
  • 3篇碘营养

机构

  • 111篇宿迁市疾病预...
  • 30篇江苏省疾病预...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徐州市疾病预...
  • 8篇沭阳县疾病预...
  • 7篇常州市疾病预...
  • 6篇南京市疾病预...
  • 6篇苏州市疾病预...
  • 5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镇江市疾病预...
  • 5篇宿迁市卫生局
  • 4篇复旦大学
  • 4篇淮安市疾病预...
  • 4篇连云港市疾病...
  • 4篇无锡市疾病预...
  • 3篇南通市疾病预...
  • 3篇盐城市疾病预...
  • 3篇泰州市疾病预...
  • 3篇泗阳县疾病预...

作者

  • 18篇朱伟光
  • 9篇周新亚
  • 8篇陈晓军
  • 8篇赵启慧
  • 8篇陈尚林
  • 7篇张以春
  • 7篇蔡丹丹
  • 6篇沈冲
  • 6篇于蕾
  • 5篇凌莉
  • 5篇陆慧
  • 5篇余文周
  • 5篇崔明花
  • 5篇刘丽珺
  • 5篇李娜
  • 4篇张海清
  • 4篇何仁伟
  • 4篇曹雷
  • 4篇沈谨
  • 4篇徐燕

传媒

  • 25篇江苏预防医学
  • 10篇职业与健康
  • 5篇中国校医
  • 5篇江苏卫生保健...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5年宿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宿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宿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0 4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6.76/10万,其中重症病例411例,死亡病例4例。2011—2015年病例数逐年下降,发病曲线基本相似,总体上呈夏季发病高峰。全市各县区均有发病,宿豫区、宿城区和泗洪县发病数较多,占发病总数的82.49%;重症病例中66.91%发生在泗洪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0~5岁儿童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6.86%,散居和托幼儿童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数的98.27%。肠道病毒71型(EV 71)是主要病原体。结论宿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且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今后应对低年龄、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重点关注。
周惠许长沙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
宿迁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宿迁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宿迁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宿迁市流行性腮腺炎年报告发病率在2.52/10万~52.75/10万,年均16.31/10万。流行曲线呈双峰型,主高峰为4-7月(占54.00%),次高峰为12月-次年1月(占15.30%);男女病例比为1.89∶1,病例年龄绝大多数在0~19岁(92.74%),其中5~9岁和10~14岁组最多,分别占38.55%和33.71%;学生病例最多(71.38%);所辖5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10年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均为学校疫情,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2008年麻腮风疫苗纳入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2010-2015年均>95%。结论0~14岁儿童是高发人群,学生为发病主体,各县区均有发病,适龄儿童疫苗率接种较高。
窦彦蓉许长沙朱红军陆利琴周芬丽刘小青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回顾性分析
基于数字技术的结核病患者管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使结核病防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DOTS策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以医务人员为主,对患者开展直接面视下督导治疗(服药);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尤其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诸多问题。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让基于数字技术提出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策略成为可能。笔者介绍了数字技术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李智周惠陈晓军张丽杰王森路张慧刘小秋
关键词:结核病例管理计算机通信网络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外照射在线监测系统设置规范
宿迁市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消除麻疹制订和修改控制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50人以上,抽取末梢血0.5mL,采用ELA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6.33%,血清学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 318.95。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56,P<0.05;F=7.96,P<0.05)。结论我市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目标,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窦彦蓉赵启慧
关键词:麻疹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溯源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追溯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进行医院感染源头控制。方法通过分离鉴定和分子分型技术,对江苏某医院ICU分离到的不动杆菌属进行溯源研究。结果从该医院ICU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出64株不动杆菌属,鉴定确认其中34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分别来自感染患者5株、物体表面27株、医护人员手1株和空气标本1株。分离自患者痰液的菌株分型与其周边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分离菌株一致。患者标本分离的5株鲍曼不动杆菌全部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本研究通过分型溯源方式发现医院感染病原菌很多与其周围环境分离菌株具有同源性,说明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
汪洋崔明花吴晓松陈越英王嵬何仁伟褚宏亮谈智钱慧敏孔筱筱徐燕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子分型
全自动固相萃取-内标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中五氯酚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建立肉中五氯酚的全自动固相萃取-内标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将搅碎肉样品中的五氯酚钠转化为五氯酚,经乙酸乙酯∶正己烷(1∶9)混合液提取,提取液以N2吹近干,残渣用2mL乙腈溶解,经SL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酐-吡啶(1∶1)衍生后,取有机相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MRM多反应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五氯酚在0~200ng质量范围内的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03 0x+7.85×10-4,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0.2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8%~9.35%。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痕量五氯酚的检测。
雍宗锋曹慧蔡丹丹
关键词:五氯酚固相萃取鸡肉猪肉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叠氮溴化丙锭-荧光PCR检测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PMA-qRT-PCR检测,为判断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具有感染性提供辅助手段。
葛以跃崔仑标刘丹丹朱宝立迟莹吴涛朱小娟吴斌赵康辰乔乔徐勤杜雪飞戚晓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 63部分:信息报送
韩磊徐承平赵圆殷皓阳梁婕鲁华业孙思雨周琅谢丽庄朱宝 立王福如张锋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预防肺结核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预防肺结核的现场流行病学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当年新入学的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根据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结果并以个体为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1 684名)和乙肝疫苗(21 421名),经伦理委员会同意,追踪观察3年2组的肺结核发病率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肺结核的发病率实验组为0.14‰,对照组为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1,P=0.031)。过敏性哮喘发生率实验组为0.46‰,对照组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5,P=0.003);过敏性皮肤病发生率实验组为3.04‰,对照组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P=0.032)。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6.69‰(151/21 684),对照组为2.75‰(59/21 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1,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预防肺结核、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现场流行病学效果,且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接种安全性较好。
马福宝许卫国陈勇陆敬忠丁筱竹王亚龙范刚
关键词: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