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作品数:1,020 被引量:10,847H指数:43
相关作者:杨冬生邓玉林曾伟光邱德勋李春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44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9篇农业科学
  • 110篇生物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经济管理
  • 28篇建筑科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文化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86篇植物
  • 75篇土壤
  • 42篇果实
  • 39篇巨桉
  • 35篇人工林
  • 33篇园林
  • 32篇生态
  • 31篇栽培
  • 29篇快速繁殖
  • 28篇培养基
  • 25篇植株
  • 23篇植物名
  • 23篇植物名称
  • 23篇离体培养
  • 23篇核桃
  • 23篇RAPD
  • 21篇茎段
  • 20篇酶活性
  • 19篇养分
  • 16篇种质

机构

  • 988篇四川农业大学
  • 49篇四川省林业科...
  • 26篇西南科技大学
  • 2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成...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浙江林学院
  • 9篇四川省林木种...
  • 9篇四川省林业调...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四川省农业科...
  • 6篇成都大学
  • 6篇西南农业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6篇中国测试技术...
  • 6篇四川省森林病...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88篇胡庭兴
  • 81篇张健
  • 69篇陈其兵
  • 61篇汤浩茹
  • 60篇王永清
  • 59篇石大兴
  • 53篇朱天辉
  • 51篇王米力
  • 45篇李焕秀
  • 44篇廖明安
  • 37篇潘远智
  • 32篇杨万勤
  • 32篇李贤伟
  • 26篇周祖基
  • 26篇邓玉林
  • 25篇肖千文
  • 23篇王小蓉
  • 21篇张光伦
  • 21篇汪志辉
  • 21篇黄从德

传媒

  • 20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14篇四川林业科技
  • 51篇北方园艺
  • 45篇安徽农业科学
  • 3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5篇园艺学报
  • 20篇林业科学
  • 20篇果树学报
  • 17篇中国南方果树
  • 16篇水土保持学报
  • 14篇生态学报
  • 1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2篇第四届中国竹...
  • 1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0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福建茶叶
  • 8篇西南园艺
  • 8篇应用与环境生...
  • 8篇经济林研究
  • 8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8篇2011
  • 18篇2010
  • 78篇2009
  • 160篇2008
  • 181篇2007
  • 126篇2006
  • 131篇2005
  • 85篇2004
  • 72篇2003
  • 26篇2002
  • 28篇2001
  • 18篇2000
  • 6篇1999
  • 6篇1998
  • 26篇1996
  • 9篇1995
  • 7篇1994
1,0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光光度法测定尤曼桉中的芦丁含量被引量:3
2005年
尤曼桉是近年从澳大利亚引种的提取芦丁的原料树种。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尤曼桉树枝上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及其树皮中的芦丁含量;并与柠檬桉、本地的大叶桉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芦丁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种的尤曼桉叶片中芦丁的含量在5%~17%之间,叶龄越短,芦丁含量越高;尤曼桉不同单株的叶片平均芦丁含量差异较明显;树皮中的芦丁含量极低,多低于1%;原料处理时干燥温度越高,芦丁含量越低;在60℃下,5h以内,干燥时间对芦丁含量影响较小。
曾荣张健谭向红罗学刚
关键词:芦丁含量分光光度法
光秃爱沙木茎和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旱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探讨光秃爱沙木(Eremophila glabra)适应干旱的机理,本文对其叶片、叶柄、茎制作石蜡切片,对其相关部位从形态和解剖结构上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光秃爱沙木的解剖结构具有一些典型的耐旱植物特征,如具有表皮毛、腺毛、叶片厚、栅栏组织发达等。
王雪婧罗建勋石大兴周魏王莉
关键词:形态解剖结构抗旱性
4种抗生素对草莓‘章姬’内生菌的抑制及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4种常用抗生素对‘章姬’草莓内生菌的抑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anamycin)不仅对内生菌无抑制效果,还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头孢霉素(Cefotaxime)和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但对试管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青霉素G钠(PenicinllinGsodium)对内生菌抑制效果很好,尤其是当其浓度为400mg/L时抑菌率可达100%,同时还对植株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王梅汤浩茹刘淑芳刘祥林李靖
关键词:草莓抗生素内生菌
用8-羟基喹啉硫酸盐防止梨、苹果外植体褐变被引量:17
1998年
以金花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金冠(MaluspumilaMill.)和富士(M.pumilaMill.)苹果2~3mm茎尖为外植体,用8-羟基喹啉硫酸盐(8-Hydroxy-Quinolinol-Sulfate,8-HQS)进行处理后,接种在MS+2.0mg·1-1BA+0.2mg·1-1IBA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外植体接种后用0.1%的8-HQS淹没24h,然后再将外植体转移至新鲜培养基上,能有效地防止金花梨和金冠苹果外植体褐变(褐变率65%~75%);外植体消毒前用0.1%的8-HQS预处理24h与接种后用0.1%的8-HQS处理24h对防止富士和金冠苹果外植体褐变具有同样效果(褐变率50%~85%);金冠与富士苹果外植体消毒前用0.1%和1.0%的8-HQS预处理12h与24h褐变率差异不显著(相差0.6~1.0个百分点),建议用1.0%的8-HQS预处理12h。
汤浩茹王永清邓群仙
关键词:外植体褐变离体培养苹果
周公山岩石边坡绿化植物生长观察及病虫害防治被引量:3
2003年
四川雅安周公山岩石边坡绿化采用TS技术,并选用适合该岩石边坡立地条件的植物组合,对坡度为1∶0.5,岩型为紫色沙页岩的边坡进行了绿化。本文重点观测和分析了岩石边坡绿化植物在夏季高温、高温、暴雨条件下的生长及其病虫害防治。
李西罗承德廖心北
关键词:岩石边坡植被病虫害
四川乡土竹种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介绍四川省乡土竹林资源的自然分布及种类概况,结合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科研、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对部分乡土竹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四川省乡土竹种资源的发展提供参考。
王垚陈其兵
关键词:竹种资源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长寿花离体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用长寿花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外植体的建立、增殖、生根及移栽研究。结果表明:芽启动培养基以MS+6-BA0.5mg/L+NAA0.1mg/L为宜,启动率达100.0%。增殖培养中,6-BA与NAA、GA配合使用增殖效果好,外植体培养在MS+6-BA2.0mg/L+NAA0.2mg/L+GA30.1mg/L上可增殖9.3倍。采用MS+6-BA1.0mg/L+GA30.1mg/L+AC2.0g/L的半固体培养基,可使长寿花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生5.5个芽,生根率达100.0%。试管苗移栽入土成活率达100.0%。
邓群仙张雅新王冲
关键词:长寿花带芽茎段离体繁殖
模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亚高山冷杉(Abies faxoniana)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07年
采用控制环境生长室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与C、N、P循环有关的土壤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月动态及其对模拟大气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以及交互作用的动态响应。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其中,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6月份,但土壤矿质层的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7月份,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7月份,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8月份。升高大气CO2浓度处理(EC)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升高温度处理(ET)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的酶活性,并且土壤有机层的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增加更显著。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之间的交互作用(ECT)对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
冯瑞芳杨万勤张健邓仁菊简毅林静
关键词:温度升高土壤酶活性
砷、镉胁迫对茶树生育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室内水培法,分别研究了砷(As)、镉(Cd)单一胁迫对茶树新梢生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毒害症状,结果表明:随着砷胁迫浓度的升高,茶树发芽和新梢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茶树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砷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各胁迫处理的茶树均出现明显的受害症状。镉胁迫的茶树在处理80 d后出现轻微毒害症状,低浓度镉胁迫(≤3 mg/L)对新梢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有一定促进作用;当胁迫浓度≥4 mg/L时,则表现负面影响。砷胁迫的毒害作用强于镉胁迫。
唐茜朱忻钰李晓林谭和平
关键词:茶树生育
四川不同地区硬头黄竹RAPD和ISSR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四川不同地区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标记进行扩增,探讨硬头黄竹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6个RAPD引物扩增出了42条条带,多态性高达69.05%;5个ISSR引物扩增出了47条条带,多态性为61.70%。利用Popgen32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可将不同地区的硬头黄竹类型区分开来,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182 3~0.602 2和0.043 5~0.672 1,说明RAPD和ISSR分子标记为硬头黄竹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尚连蒋瑶陈其兵卢学琴孙霞曹颖
关键词:硬头黄竹
共9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